什么是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局部化疗方式,就是利用影像学引导精准定位肿瘤后,向供养肿瘤的动脉注入化疗药物。这种化疗有何作用,哪些情况下会用到?本文就带您来了解下。

动脉灌注化疗的目的是什么?

动脉灌注直接把化疗药物注入供养肿瘤生长的动脉,其目的就是提高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降低全身药物浓度,从而在提高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带来的全身副作用。

哪些患者需要接受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适用于不能手术胃癌患者的姑息治疗,暂时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灌注化疗可能使肿瘤转化为可手术。对于手术患者,即使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也可能仍存在微小病灶或血管内微小癌栓,因此医生也可能考虑在手术切除后进行预防性化疗,以防止局部复发。如果评估认为患者接受全身化疗可能收效甚微、副作用大或者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则医生可能考虑采取动脉灌注化疗。

以下情况为治疗禁忌,医生通常不会予以动脉灌注化疗:年老体弱及恶病质;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胃癌有出血、穿孔倾向;有感染发热;造影剂过敏。除此之外,对于身体能耐受者,医生都可能考虑进行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是如何进行的?

动脉灌注化疗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医生首先会通过 X 线透视等影像学手段,精确了解胃癌病变的性质、大小、血供以及侧支循环等情况。然后,在大腿根(股动脉)或肘窝附近(肱动脉)的皮肤做一个米粒大小的切口,经皮肤切口找到血管,将一根导管插入血管并沿着血管送到供养肿瘤生长的动脉处。在导管内注入常用的化疗药物,药物就可以到达肿瘤。这个过程通常需要 30 分钟,除部分化疗药物引起的上腹部闷痛、恶心 、呕吐等不适外,此过程通常反应轻微,多数患者能忍受。治疗后穿刺部位通常需要加压包扎 12~24 小时。为预防消化道反应医生通常会给予止吐药物,并应用抗生素 3~5 天以预防感染。接受顺铂(Cisplatin)治疗者医生则会给予充分水化(主要通过输液进行)。

至于进行动脉灌注化疗的时间以及与手术间隔的时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医生通常会根据临床经验进行 3~4 个周期的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经过 1 个月的恢复后实施手术。

动脉灌注化疗的优点和不足有哪些?

优点

  • 切口仅仅 2mm 大小,创伤小,对患者带来的痛苦少。
  • 治疗时间非常短,一般在 30 分钟内结束。
  • 治疗后恢复快,适用于身体状况差、年纪大的患者。
  • 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浓度高,全身浓度低,对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小,耐药少。
  • 定位准确,精准治疗,直接把药物注入靶部位。
  • 采用局部麻醉,比较安全。

不足

  • 属于有创操作,不适用于伴有严重感染、出血倾向及不能配合的患者。
  • 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对于医生有较高要求。
  • 对有严重并发症倾向的胃癌患者禁用,例如胃溃疡存在胃出血、胃穿孔倾向。
  • 肿瘤如果邻近重要脏器,易导致大出血。

动脉灌注化疗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正在肿瘤治疗中逐渐推广。但是就我国而言,目前能够开展该治疗的医院仍较少,对于依据肿瘤大小、性质及部位等给予治疗的方案及操作还缺乏标准化规范。因此,距离动脉灌注化疗在胃癌中普及还有一段距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王鑫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