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胃癌的多学科治疗

多学科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简称 MDT)最早由美国肿瘤科医师提出,又称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多学科专家组治疗模式,即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的定时间、定地点、定专家的日常例行工作,有制度、有要求、有专人主持负责的组织。它的核心内容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多学科专家为依托的诊疗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多学科治疗?

胃癌的诊疗过程包括诊断、术前分期、手术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这个过程需要诸如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多专业医学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现代医学专业化发展非常深入,即使最著名的专家也不可能同时精通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 MDT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形容最贴切了。具体而言,我国《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总结,MDT 的好处有三:

  • MDT 可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准确评估胃癌术前分期,进而指导胃癌规范化治疗和判断预后;
  • MDT 是对胃癌患者实施合理综合治疗的必要条件,能够优化胃癌的决策制定。
  • MDT 在随访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可指导患者术后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督促定期复查和随诊,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多学科治疗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在开始多学科治疗前,首先要完成治疗前的详细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内窥镜及病理诊断等。组织 MDT 团队会诊时,相关科室专家在对病人的病史及临床资料进行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具体诊疗计划。MDT 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 术前分期:在制订治疗计划之前,医生会对胃癌患者进行准确的分期。分期需要参考的资料包括胃镜、超声胃镜、消化道造影、CT、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 (PET-CT) 扫描等。
  • 初步判断肿瘤可否切除以及达到 R0 切除(即根治性切除,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切缘无癌细胞)的可能性。
  • 评估患者全身状态:医生通常会采用卡氏评分(Karnofsky,0~100 分,将体力状况分为 11 级)、WHO 体力状态评分(0~4 级)或 ECOG(0~5 级)等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心肺功能情况等。
  • 确定患者分类:在进一步评估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初步归类。根据肿瘤情况大致可分为局灶性胃癌和转移性胃癌两种,其中局灶性胃癌又可分为全身情况良好且肿瘤可以切除、全身情况良好但肿瘤无法切除以及全身情况差 3 种类型。
  • 根据患者全身状态、疾病的生物学特点和病期确定初始治疗方式。
  •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决定是否需行术后辅助治疗或术前新辅助治疗。
  • 确定治疗实施计划,包括实施时间和疗效评估的时间安排。

多学科治疗有哪些角色参与?

根据胃癌发病特点,胃癌 MDT 团队通常包括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诊断科室(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内镜中心。如胃癌转移到其他器官,可以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包括护理人员、心理学专家、营养支持专家及社会工作者(临终关怀)等,并且所有参与 MDT 讨论的人员应当是各个专业的专家,不仅有独立诊断和治疗能力,并有一定学识和学术水平。

MDT 是一种良好的胃癌诊疗模式,但目前在许多地区其实施尚有一定困难,具体到每位患者,医生会根据其具体病情及当地的医疗条件综合考虑是否选择 M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