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都会增加肺癌风险吗?

生活中常有人谈“辐射”而色变,甚至新闻中时有孕妇因担心辐射影响,而挨家挨户敲门要求邻居关 WiFi 的报道。那么,“辐射”会导致肺癌吗?

首先,我们所说的“辐射”,实际上分为两大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电离辐射确实可能导致肺癌,而目前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非电离辐射致肺癌。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电离辐射可增加肺癌风险

先说说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是个物理学概念,是指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的过程。高能量辐射才能产生电离,这包括γ射线、X射线以及α粒子、β粒子、质子等。

我们会接触到这些辐射吗?

首先,辐射无处不在,我们每天暴露于宇宙射线和土壤、水、空气中的小剂量天然辐射。一些生活场景(如下)也使我们暴露于电离辐射,但大部分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 医学检查(如 X 光、CT、PET、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 放射治疗
  • 长途飞机旅行(主要是宇宙射线)
  • 其他,如吸烟、夜光表、大理石、烟雾探测器、CRT 显示器和 CRT 电视机等。

电离辐射导致肺癌,重要的早期数据来自日本原子弹幸存者。研究者发现,暴露于单次高剂量γ射线照射的人,肺癌风险增加。剂量越大,风险越高。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在因乳腺癌接受较早期放疗技术的患者中,肺癌发生风险升高。一项对超过76万例乳腺癌患者的分析表明,接受放疗患者得肺癌的风险是未接受放疗者的 1.39 倍。

如何避免接受电离辐射呢?

  • 首先,有电离辐射的地方通常有下面的标志来提醒您注意危险。
  • 不要带可能有电离辐射、或来历不明的物品回家。
  • 接受放射性医学检查和治疗时应合理适量。

目前证据不支持非电离辐射增加肺癌风险

与电离辐射不同,非电离辐射能量低,不足以产生电离效应,而主要表现为热效应。每天与我们相伴的手机、各种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脑、空调、暖风机、浴霸、电磁炉、电吹风)、太阳光、超声波、以及各处分布的电力线、通信基站产生的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过去30年,大量研究探索了非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深入回顾科学文献后声明,目前证据不足以确认低强度暴露于非电离辐射会造成任何健康后果。

《欧洲防癌准则》(European Code Against Cancer)第4版作者也指出:现在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非电离辐射是癌症的病因。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潘燚主任医师  陈志勇医生 张嘉涛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