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以来,肾癌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影像学诊断技术,例如超声、CT、MRI 不断普及,使得更多早期肾癌患者被及时发现;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全球化,肾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
目录
全球每年约 14 万人死于肾癌
全球范围内,肾癌属于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男性和女性癌症中发病率分别居于第 6 位和第 10 位,占各自癌症病例的 5% 和 3%。它每年导致约 14 万人死亡,在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上占第 13 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统计,每10万人中,有4.4个患肾癌。发达国家如北美、西欧和澳新地区的肾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全球最高水平。
我国肾癌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2014 年新发病例6.83 万例,占全部癌症的 1.8%,排第 15 位;肾癌相关死亡2.56 万例,占全部癌症的 1.11%,也排第 15 位。我国每10万人中有3.4个肾癌患者。
肾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影响肾癌发病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性别,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与中国情况基本一致:
- 年龄:超过 40 岁风险逐渐上升,至 60 ~70 岁年龄段的风险最大。
- 性别: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1.5~2 倍,且年龄越大,性别差异越显著。
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还包括:
- 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 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导致肥胖;
- 缺乏运动;
- 日常饮食缺少蔬菜和水果;
- 吸烟: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危险越大。
- 伴有各种疾病因素:
- 高血压;
- 尿路结石;
- 糖尿病;
- 慢性肝病或肾病。
- 生育因素:多次生育可导致肾癌风险上升。
-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可能与肾癌具有相关性。
- 环境因素:在工作中接触到各种致癌物质,例如三氯乙烯。
肾癌需要做早期筛查吗?
早期肾癌通过手术可以根治,因此尽早发现非常重要。由于我国肾癌发病率较低,目前并不推荐做常规筛查。但中年男性若伴有多种明确的危险因素,例如肥胖、高血压、长期吸烟等,可以在年度体检时要求医生关注肾脏的影像学检查。
如何预防肾癌?
近年来,我国的肾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城市中更明显。高危人群有必要改善生活方式,尽早戒烟,健康饮食,积极锻炼,降低发病风险。
- 健康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 补充足量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西兰花、花椰菜、青菜、包菜、萝卜;
- 积极定期参与运动,控制合适体重;
- 戒烟有助于降低肾癌危险程度,戒烟时间越长,发病危险越低;
- 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定期复诊,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