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治疗围术期处理

  术前准备(一):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检:

  有无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糖尿病、上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以及是否有胸腔手术史等情况及用药情况

  常规检查:

  1、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肿瘤标记物

  2、胸部CT、心电图

  特殊检查:

  1、术者应在术前亲自观察CT了解肿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尤应注意肿瘤与肺内重要管道结构及周围组织间关系。

  2、根据术前CT片初步制定消融方案:初步确定进针点,穿刺路径,消融位点;根据病灶范围决定单次或分次、分段治疗……

  交代病情,谈话签字,安慰患者……

  术前准备(二):治疗

  根据术前检查,射频前予以短时间积极而有针对性的处理

  1、改善凝血机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

  2、消除胸水

  3、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通过药物或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至少在40,000/ mm3以上。

  4、基础麻醉:由于射频产生的高温可对胸膜及迷走神经刺激产生迷走反射,为防止有可能引起的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等情况,术前可考虑给予阿托品或山莨宕碱

  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禁食水2 h.

  麻醉前用药

  射频消融前半小时左右,可根据情况适当应用下列药物

  1、止吐药:如脱烷司琼等,以减少术中恶心、呕吐引起针道出血

  2、止血药:如立止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尽量减少针道出血发生,尤其存在凝血机制不全者

  3、预防性抗生素:如三代头孢霉素等。主要用于曾经有过食管、肺等手术或支架植入术等操作,尤其伴有肺内支气管扩张者;较大肿瘤;伴有糖尿病等减低人体免疫机能疾患;长期应用激素或化疗药物等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等情况

  4、止痛药:如杜冷丁、曲马多注射液等,尤其对于肿瘤位于胸膜下、心脏、食管或较大支气管附近并采用局麻者。

  术前止痛方案:

  1、哌替啶70mg、异丙嗪12.5mg、地西泮5mg、阿托品0.5mg  肌注  (术前30min)。

  2、NS 250ml加曲马多200mg 静滴 (术前30min)。

  3、术中根据疼痛情况酌情追加止痛药。

  4、老年体弱者适当减量,警惕呼吸抑制的发生。

  术中处理

  1、心率快、出汗、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2、胸痛:镇痛剂(吗啡、杜冷丁),无效→降低靶温度→逐渐到靶温度

  3、胸膜反应:立即停止消融,对症处理

  4、咳血:止血药

  5、咳嗽:注水孔内注入利多卡因

  术后处理原则

  1、术后平静仰卧2小时,6 h监测生命体征和胸部体征。

  2、每12或24小时胸片检查,以除外有无气胸等并发症,直到出院

  3、常规吸氧(4 L/min)6 h

  4、一般术后止血药物一次即可

  5、术后可常规广谱抗生素2-3d

  6、如一次性消融肿瘤体积较大、数目较多,术后可予地塞米松10mg 2-3天;当日加大液体用量、碱化尿液、前列地尔等保肾治疗

  7、较大肿瘤术后给予制酸药物1-2天

  8、抗肿瘤、免疫、支持等综合治疗

  并发症

  1、气胸,发生率35%,闭式引流18%

  2、胸腔积液,发生率5%

  3、出血,发生率2%

  4、肺部感染,发生率1%

  术后评估与随访

  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CT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等

  1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胸部增强CT或FDG-PET(随访复查胸部CT时间为治疗后1、3、6、12、18、24和30个月,无禁忌者均采用强化扫描对比);增强CT:与治疗前CT比较,如果肿物增强15 HU,说明局部有残留,需要进行二次RFA。

  综合治疗

  放疗:对于较大的肿瘤或中心型肺癌。放疗对肿瘤边缘的富氧细胞非常有效,但是对肿瘤中心区的乏氧细胞效果较差,这部分肿瘤细胞通过加热(射频消融)可以杀死,因此RFA联合放疗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全身治疗:化疗、靶向治疗

  粒子植入区域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