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癌有哪些优势

  肝癌是我国排位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约为11万人,占世界死亡人数的40%。传统疗法治疗肝癌首选手术切除,但是,我国肝癌患者多数有肝炎、肝硬化的病史,临床有80%左右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就诊时,病期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于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成为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的首选。但是,TACE治疗的复发率高、远期疗效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巨大进展,特别是陀螺刀在治疗肝癌上获得了比手术切除更好的疗效。因此,采用现代放疗技术综合治疗肝癌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我中心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陀螺刀放疗治疗晚期肝癌颇具疗效。肝脏是一个典型的放射容积效应器官,在一定容积范围内的肝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并不会对肝功能带来太大影响,而且,未受照射的肝组织有很强的再生和功能代偿能力,这一特征为陀螺刀治疗肝脏肿瘤提供了解剖和功能基础,因此,采用陀螺刀治疗肝癌是安全而有效的。

  陀螺刀采用γ-射线多源旋转聚焦原理,使病灶受到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低剂量照射。同时,通过CT定位或CT/MRI图像融合以及PET/CT定位可准确确定3-5mm大小的肿瘤以及肿瘤与肝脏的容积比例和位置关系,通过三维计划和特殊射线装置可有效的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减少正常肝组织照射剂量,使肿瘤所受剂量和正常肝组织所受剂量之间的差距拉大,在一定容积范围内可使局部照射剂量达到足以杀灭肿瘤细胞而不影响肝功能的效果。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提高分次剂量,缩短治疗疗程是实质器官肿瘤的重要时间与剂量分割模式之一,比如肝癌陀螺刀放疗时,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和肝功能情况决定一般分次剂量3-15Gy。因此,在对小肝癌或肝转移病灶和肝功能相对较好时采用这种分割模式,可在不造成放射损伤的情况下提高局控率。

  目前手术治疗早期Ⅰ/Ⅱ期(直径≤2cm,无临床症状的、孤立性的)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为53%左右,采用陀螺刀联合TACE治疗早期Ⅰ/Ⅱ期肝癌的1、2、3年生存率均为95%,Ⅲ期及以上晚期肝癌生存率也提高至40%以上。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进展,很多早期不能手术的小肝癌采用现代放疗可获得根治,且肝功能损伤较小。因此,陀螺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在肝癌治疗方面显示了它绝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