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适合用来查甲状腺结节吗?

有些患者希望医生为自己用“当下最先进的肿瘤检查手段——PET-CT”,我们来聊一聊是否需要做 PET-CT、什么时候需要做。

什么是 PET-CT?

PET-CT 其实是将 PET(中文名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文全称为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和普通 CT 扫描两种检查合二为一。

PET 检查需要往体内注射一种造影剂,成分类似葡萄糖,用放射性物质标记,代谢旺盛的器官和病变(包括恶性肿瘤)摄取葡萄糖多,就会显影。

CT 则把人体从上到下“切成”一层一层的横断面,清晰展示在医生面前,每一层只有几毫米。

把两者融合,既可以看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也可以通过葡萄糖摄取情况,分辨病变的性质。

PET-CT 并不是甲状腺癌的常规检查

PET-CT 并不是专门针对肿瘤,而只是显示代谢比较旺盛的器官和病变。因此,并非所有的恶性结节都表现为“阳性”,而某些良性结节却可能表现为“阳性”。

单纯依靠 PET-CT 并不能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事实上,在良恶性鉴别方面,B 超和细针穿刺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手段。

而对于已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需要手术的患者,在术前评估病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时,PET-CT也不如 B 超、CT 和磁共振成像(MRI)。再考虑到它昂贵的价格和辐射损害,因此目前它并不属于甲状腺癌的常规检查

哪些情况需要做 PET-CT?

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PET-CT 有用武之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应用其他检查手段(B 超、CT、细针穿刺等)后,还是不能明确良恶性,医生可能尝试通过 PET-CT 做辅助诊断。
  2. 已经确诊为甲状腺癌、并且医生判断恶性程度比较高,可以在术前通过 PET-CT 检查明确全身转移情况,如纵隔淋巴结、肺、骨等,这对于外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有很重要的影响。
  3. 有时候,甲状腺的结节并不是原发于甲状腺,而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通过 PET-CT 有助于找出原发病灶。
  4. 甲状腺癌治疗后的评估与监测,确定复发或残留病灶。例如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后出现血降钙素升高(提示复发),可以考虑用 PET-CT 评估复发和转移情况;再如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用于定位全身转移情况。

目前并不推荐 PET-CT 用于甲状腺癌的常规随访

综上,甲状腺结节患者一般不需要做 PET-CT ,即使已确诊甲状腺癌,多数情况下也不需要做。医师会在评估您的病情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是否需要做 PET-CT。

共同撰写: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曹一鸣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