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全程,需要做些什么?

外科手术可分为术前准备、术中实施和术后治疗阶段。准备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对保乳手术的整个过程做一了解。

术前准备阶段

在开展保乳治疗前,需要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包括乳腺钼靶、超声检查,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医生可能还会考虑进行乳腺磁共振成像 (MRI),通常还会推荐在术前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

除上述乳腺相关检查外,患者还要接受一些其他的术前检查,比如,进行心电图、肺功能检查排除心肺功能异常,通过胸部 CT 和肝脏超声等排除乳腺癌远处转移,进行血液化验明确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有无异常等。一些患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术前更需要接受详细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控制血压、血糖在手术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些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受手术之前,患者及家属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手术方案、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医生会采取何种措施,还要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办法,充分了解上述情况后才能做出最适合的决定。

对于一些病灶较小,无法通过触诊确定位置的患者,术前还需要进行定位,可以在乳腺钼靶、超声或 MRI 下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麻醉方式宜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实施

保乳手术的目的,一是通过完整切除肿瘤减少局部复发的几率,二是保证良好的乳房外形。因此,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医生会充分考虑这两个目的,若无法实现这两个目的,保乳手术可能不会成功。关于保乳手术的实施过程,可了解以下几点。

  • 手术切口的选择。乳腺癌保乳手术包括乳房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手术(可以是腋窝淋巴结活检术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医生一般会在乳房肿瘤部位和腋窝各做一切口,若肿瘤位于乳房的外上区域靠近腋窝,也可能会选择一个手术切口。切口的方向、大小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设计,并考虑到术后的美容效果。若肿瘤位于乳腺深部,并未侵及皮肤,则肿瘤表面的皮肤可能并不需切除,如果已侵犯皮肤或有局部皮肤凹陷表现,医生会切除部分皮肤。
  • 手术的大致过程。若需要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原则上医生会优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如需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则会在切除乳腺原发病灶后进行。乳腺原发病灶的切除范围包括肿瘤、肿瘤周围一定范围的乳腺组织,如肿瘤侵犯皮肤则需要切除部分皮肤,胸肌被侵犯的话也需要切除部分胸大肌及筋膜。

  • 肿瘤的评估。对于切除的肿瘤病灶,若术前有明确的病理组织学证据,可不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反之,则需将病灶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医生还会对切除的肿瘤周围组织(即上、下、内、外、基底切缘等)和前哨淋巴结进行评估,评估方法通常也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结果未见异常,则初步证明保乳成功,但术后仍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若术中评估发现有肿瘤病灶残留,医生评估后可能会选择继续保乳手术或者进行乳房全切手术。当恶性病变为钙化灶时,医生会对术中切除的标本再次进行钼靶检查,以明确病灶是否被完全切除。
  • 对切除后区域的处理。保乳手术之后,医生会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止血和清洗。对于大多数保乳成功者,医生要在切除肿瘤后的残腔内放置标记物,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会选择金属钛夹。放置标记物的目的是为术后放疗做准备,术前会告知患者。

上述只是保乳手术的一般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临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处理。

术后治疗

术中切除的组织标本在术后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以指导术后治疗。术后,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免疫组化结果、淋巴结情况和身体健康情况制定治疗计划,通常在化疗后需进行放疗。保乳术后放疗可大幅度降低局部复发率。适合接受内分泌治疗者可能会在放疗的同时进行内分泌治疗。

在接受辅助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复查项目除血液检查之外,主要包括乳腺超声(包括乳腺、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乳腺 MRI、胸部 CT、肝脏超声等,以密切观察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还需对子宫双附件进行定期检查。

总之,保乳治疗是一个系统的治疗过程,手术之后,患者要积极接受辅助治疗并且定期复查,与临床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