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射频治疗肝癌一样吗?

  解答这样的问题需首先了解两者的治疗原理:射频是一种频率达到15万次的高频振动。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体液中含有大量电介质,如离子、水、胶体微粒等,人体主要依靠离子的移动传导电流。在高频电流的作用下,离子的浓度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为正负半周往返变化。在高频震荡下两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由移动状态变为振动状态。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及移动速度不同,离子相互摩擦并与其它微粒相互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由于肿瘤散热差,使肿瘤组织温度高于其临近正常组织,加上癌细胞对高热敏感,高热杀灭癌细胞而副作用很小。局部组织的温度可升高到70℃–95℃。

  微波制热机理:人体组织或肿瘤组织内的大量水分,在微波场的条件下,里面很多离子产生旋转、震荡,离子这样的运动和摩擦产生热能,局部组织的温度可升高到65℃–100℃。

  以上看出两者都是产热杀灭肿瘤,也俗称热疗。但是有一点,射频热疗发展的早,多电极区可形成近乎圆形凝固区,没有微博发展的那么曲折,因为微波早先杆温的问题不能解决,针头尖部不能形成近乎圆形凝固区域,针杆温度很快升高,造成腹壁烫伤,后来我国科技工作者用冷循环方式解决了杆温问题,微波持续时间延长针尖部能够形成近乎圆形凝固区。

  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能力比正常细胞差,局部加温至39℃–40℃可使癌细胞停止分裂(生长),41℃–42℃时可致癌细胞死亡或引起DNA损伤,49℃以上可发生不可逆转的细胞损伤。局部高温可达70℃–95℃,肿瘤组织和围绕的器官实质发生凝固坏死,治疗时产生一个很大的球形凝固坏死区,凝固坏死区之外还有43℃–60℃热疗区,在此区域内,癌细胞可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可恢复。

  总结以上内容可知:射频、微波同属于热疗法治疗肿瘤,由于微波针采用冷循环方式,单针形式局部同样产生球形凝固区,同射频达到相同效果,这个结论已得到医务界的认可。射频、微波治疗肝癌属于微创针式治疗,痛苦小、疗效可靠、适应症广,是治疗肝癌重要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