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起病后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多数在儿童青少年期发病,因此在成年之后都会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因此很多1型糖尿病的病人及其家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有的病人说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有糖尿病,所以这个病是会遗传的;又有人说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糖尿病,自己患有1型糖尿病,但双胞胎的兄弟却没有发病,可见这个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那么,1型糖尿病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呢?如果是,遗传概率又是多少呢?
其实1型糖尿病的遗传模式目前还不清楚。在研究遗传模式时经常会针对同卵双生子进行研究,但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1型糖尿病病人的同卵双生子都会发病。事实上,同卵双生子的患病一致率仅为25-50%,远远低于100%。国内尚未见到有1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报道。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种族差异,白种人较高,而中国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据文献报道,白种人1型糖尿病遗传给子代的可能性大约为15%,这个数字在遗传病中相对是比较低的。
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降低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影响1型糖尿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营养食品(大豆、牛奶中的乳清蛋白等)和化学毒品等。换句话说,如果1型糖尿病的后代携带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但在出生前后能做到避免接触上述致病的环境因素,还是很有可能不发病的。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出生后要按时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孩子避免患上很多种传染病。平时要注意多锻炼,及时增减衣物,并且在病毒流行期间注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做好自我防护。
其次,孩子出生后尽可能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很多:
①母乳中没有异种蛋白质,从而可以避免早期接触异种蛋白质,比如奶粉中的乳清蛋白;
②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母乳喂养的孩子体质好,不容易生病;
③母乳中含有少量细菌,按照最新的研究,这些细菌可以帮助孩子早期建立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而奶粉肯定是要无菌的,如果有细菌进入,后果可想而知……也确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1型糖尿病后代患上1型糖尿病的概率。至于母乳喂养的时间,至少半年,按照最新的国际母乳协会的指南,母乳喂养的时间应在2年以上。
第三,不要过早添加辅食,应在出生后半年再添加辅食,添加的辅食种类一次不要太多太快。很多人以为多加辅食可以帮助孩子快快长大,但儿科医生建议孩子1岁之内还是应该以母乳为主。
第四,孕前、孕期和哺乳期不要吸烟,尽量少接触二手烟或三手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