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肝癌大国,肝癌在我国肿瘤引起死亡人数的排行榜中名列第二,中国每年大约有10多万人死于肝癌,可见其危害巨大。
通常人们说的“癌中之王”,指的就是原发性肝癌。很多病人在诊断肝癌后不到3个月就病故了,人们都称它“急性癌”。现在看起来这些所谓的“急性癌”实际上是晚期肝癌,如果是早期肝癌,特别是小肝癌则不同。
肝癌起病常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肝癌常与肝炎、肝硬化合并存在。早期或者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癌,可在长达2年的时间内可无任何症状。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重要手段,一些小肝癌完全可以达到根治。可以说,肝癌的早期与晚期,预后是截然不同的两重天。在战争中,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在我们与肝癌的斗争中,有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今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一般病人对肝癌会有一定的认识。但据调查,病人掌握的知识越多,恐惧担心就越多。因此,最好找肿瘤专科医生给您做病情评估。随便找一个对肝癌知识和规律了解不多的普通大夫,诊断往往不准确,影响及时救治。更不能偏听病友的经验,也不要擅自给自己下结论、“判死刑”。毕竟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有一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对肝癌的评价分以下3个方面:分期早晚,良性恶性,预后判断。
一、知彼:我们面对的肝癌
1、来源不同
肝癌分两大类,性质十分不同,一类是原发性肝癌,发源于肝脏;另一类是继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即最初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而后扩散到肝脏。
有些原发性肝肿瘤是良性的,如肝血管瘤等,它们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这些良性肿瘤通常体积很小,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检查身体时偶尔发现,一般无须治疗。
现在通常所说的肝癌是指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在中国90%以上为肝细胞癌,约5%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少于5%为混合性癌。
根据起源不同,原发性肝癌主要有3种组织类型:
(1)肝细胞癌: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我国此型约占90%,常合并肝硬化;
(2)胆管细胞癌:预后比肝细胞癌要好,约占5%;
(3)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约占5%。
纤维板层型肝癌是肝癌的一个变种,多见于西方,富含纤维基质,平行排列呈板状,常见于青年,单个孤立结节,生长缓慢,预后较一般肝癌要好。
2、性状不一
我们把肝癌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和弥漫型:
弥漫型:癌结节小(从米粒至黄豆大小),呈弥漫性分布,弥漫至整个肝脏,易与肝硬化混淆。
块状型:癌块的直径大于5厘米,其中大于10厘米的为巨块型,容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常见的亚型有单块型、融合块型和多块型。
结节型:癌结节一般小于5厘米,常见的亚型有单结节型、融合结节型和多结节型,常伴有肝硬化。
3、分期不同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肝癌和晚期肝癌,如果肝癌直径小于5厘米、没有门静脉癌栓、也没有淋巴结或其他脏器转移,一般就是早期,反之就是晚期。得了肝癌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因素:
(1)病期的早晚;
(2)治疗是否恰当;
(3)肝癌自身规律。
其中前两者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可改变的。早期病人以手术为主,不少有根治的希望。总之“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就意味着生的希望!
4、小肝癌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诊断的敏感性大大提高。对于小肝癌的诊断,国内外有不同标准。一般小肝癌多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肝癌,并且具有下面一些特点:
以膨胀性为主,多有包膜形成;
病灶局限;
癌栓与卫星结节发生率较低。
二、掌握治疗的大方向
由于目前肝癌尚无特效疗法,我国临床医师多主张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一般手术切除后的病人如采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和中医疗法,可望减少复发的机会。晚期肝癌有机地使用栓塞化疗、中药治疗及生物治疗等,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1、保持好的心态
人是有精神的高等动物,所以人可以有理想,精神的支持对于战胜困难十分重要。
长久以来人们将癌症根深蒂固地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常听人们说“得什么病别得癌,得了癌症就如同被判了死刑。”可见人们对癌症的恐惧,以至于“谈癌色变”。
癌症能否治好,这不仅取决于医生采取的治疗手段,同时还取决于病人自己对癌症的态度。
有的病人往往产生恐惧、忧虑的情绪,对生活丧失信心,缺乏继续生存的勇气,甚至拒绝接受治疗。首先从精神上垮了下来,致使机体抗疾病的能力都处于极度低下状态,十分不利于治疗。
一个健康的人,一旦被确诊为患有肿瘤,即使是一位意志坚强者也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些不良心理反应,时间长了就会对身体产生损伤,是需要我们时刻克服的。正确的态度是对战胜癌症要有坚强的信心,相信自己是能够战胜病魔的。癌症患者应当把身患癌症看成是对自己的挑战,振奋精神,使自己的精神愉快起来,我们应该将得肿瘤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挑战,重新战胜自己的过程,以顽强的毅力,积极与医生配合进行治疗。
2、不要忌讳就医
有些怀疑自己得了肝癌的人有思想负担,不愿到肿瘤科,向大夫寻求帮助,而是辗转于一些非肿瘤专业的科室。这样一来,有时候会造成误诊和漏诊,以致延误病情。
专病专科治疗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治疗该种病的专家,并获得其他科室无法提供的最为专业的服务。
3、分期治疗
治疗前对肝癌进行准确的分期就像在打仗前摸清敌情一样重要。只有对肿瘤的大小、范围,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有了清晰的掌握,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分期治疗的原则是肝癌治疗所必须遵循的,按照分期选择治疗方法更加符合肝癌的生物学特点,更能避免治疗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肝癌的分期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外科治疗来讲,肝癌的分期有助于判断切除的可能性。为了能作出准确的分期,术前应有近期CT检查,这对判断肿瘤的局部侵犯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有较大的帮助。
手术切除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最好的结果。大肝癌的肝叶切除能使部分肝癌患者受益,5年生存率提高到30%。小肝癌切除的5年生存率则达60%~80%,有的甚至更高。
对多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最好的选择。个别患者即使门静脉主干有癌栓,肝动脉栓塞化疗仍可一试。小部分不能切除的肝癌,如肿瘤明显缩小,则不能切除可转化为能切除。对多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且肝脏功能严重失代偿者,只宜做对症治疗。
4、综合治疗
肝癌治疗已经由外科为主变为多种方法的综合和序贯应用。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肝癌采用单一手段进行治疗已被证明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又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肝癌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肝癌的浸润和转移是导致手术等局部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手术、栓塞化疗、放射治疗是经典的肝癌治疗的三大支柱,有机地结合可能会提高疗效。其他的一些治疗,如生物治疗、中医药等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能力,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于上述方法对肝癌治疗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效应等存在不同的特点,又存在着各自的弱点,这就为肝癌综合治疗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有机地、恰当地将这些疗法结合起来,形成肝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减少毒副作用和提高生存质量。
5、个体化治疗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有强弱不同,原先所患的疾病也不一样,所患肿瘤的类型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侵犯的器官不一样,产生的并发症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确定综合治疗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辨证论治。
在肝癌的治疗研究中,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同一病理类型、同一分期、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肝癌病人,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可以有明显的不同。同样的肝癌在不同的人身上,选择同样的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可以相差很远。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都与病人的个体状况有关。
个体化治疗原则,就是要区别对待不同病人,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不搞一刀切。例如,尽管有时足够强度的肝动脉栓塞化疗是必需的,但是不太适用于老年患者及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
6、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我国,中医药已经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在治疗肝癌时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重视肿瘤这一局部病变,又要了解由肿瘤引起的全身变化。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肝癌治疗的特色及优势。虽然它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和应用,但是还不够普遍。有时往往是病人在接受西医治疗时自发地应用中医治疗。部分病人由于主管医师的偏见和反对而不敢配合中医治疗或自己偷偷地进行治疗,这样就很难真正做到有计划、合理地进行综合治疗。
西医对人体的观察偏重于微观而局部,中医则偏重于宏观而整体,两者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中医与西医是可以互补结合的,结合的方式就是在治疗上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对方的短处。
西医治疗肝癌的优势是对肿瘤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能够快速地缩小肿瘤或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从而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缺点表现在对人体器官功能的损害,以及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却损伤了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抗肿瘤功能,为以后肿瘤的复发转移留下了潜在的危险。
中医治疗肝癌的优势是对人体器官功能具有强大的调整恢复能力,增强免疫功能,从而使体内没有被各种西医疗法杀伤的肿瘤细胞,被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所清除,从而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中医的长处还表现在能增强放疗、化疗的疗效,减轻放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缺点是对肿瘤局部的治疗作用不强,不能有效地控制或缩小肿瘤。
由此可见,西医的不足正是中医的长处,中医的短处则正是西医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越性是肯定的。中医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的特色,在抗肿瘤治疗上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