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城市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北京,平均每天有100多人被确诊为癌症,而所有癌症中肺癌所占比例最高,每3-4个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肺癌,肺癌的致死率也是居高不下。关于肺癌,尚有一些问题需要大家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是被忽视的。
1、正常人的肺脏是怎样工作的?
正常人体有两个肺脏。它们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表面覆盖两层湿润的薄膜,称之为胸膜,两层薄膜之间有少量的液体,具有润滑、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肺脏是负责人体呼吸功能的器官,我们通过吸气摄取新鲜空气,进入肺内的新鲜空气通过双肺血管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并把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随呼气排除体外。
2、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指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通常所说的肺癌是指原发性肺癌。
3、肺癌是怎样发生的?
当正常的肺细胞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的基因突变,导致原本会“自动衰老死亡”的细胞变得“长生不死”,并且生长迅速,长成细胞团块,转移至大脑、肝脏、骨头等器官生长的领土上去,像个侵略者一样,四处扩张,屠杀正常的细胞,最终导致人体死亡。长在其他器官的肺癌称之为转移病灶。
4、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得肺癌?
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罹患癌症,肺癌高发人群在50岁左右。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女性吸烟人数的增加,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需要注意的是,二手烟同样可以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长期从事烹饪工作的厨师、家庭妇女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作人员也易得肺癌。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同样是人类健康杀手,科学家们已经证实PM2.5颗粒可以导致肺癌发生。还有电离辐射、饮食、遗传因素等。
5、怎样预防肺癌的发生?
了解肺癌的常见致病因素后,防范措施就了然。珍爱生命,远离烟草,也远离吸烟的人;家庭妇女请在做饭时开启抽油烟机并定时清洗它,少吃烧烤等不健康的食物;从事石棉工作的人员请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体检;在雾霾天尽量少外出活动,有条件的话为自己和家人准备空气净化器。总之,尽量做到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
6、有没有预防肺癌的药物或者疫苗?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疫苗被批准用于肺癌的预防,更别提从未经过临床验证的保健品了。虽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和医生们都致力于研究癌症预防,但是,这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期待完美的预防措施同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认识肺癌这个生命杀手,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7、肺癌的早期报警症状有哪些?
当你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不管你年纪多大、吸烟与否、平时身体多么强健、防护措施做的多么到位,都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尽早去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1)持续时间超过2-3周或者正规治疗无效的咳嗽;
(2)活动后出现胸闷、喘不上气儿;
(3)持续的胸部或者肩背部疼痛;
(4)痰中出现血丝或咳血;
(5)持续时间较长或正规治疗无效的肺炎;
(6)不明原因的发热、声音嘶哑、疲乏、精神差、体重下降等等。
8、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当医生怀疑你患有肺癌时,会做一系列的抽血和拍片检查,来明确诊断。
抽血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第一:明确是否有肺部感染。需要注意的时,有些肺癌患者可同时合并有肺部感染,所以有感染并不能排除肺癌。
第二:大多数人患有癌症时,血中某些特定的物质含量会发生升高,这些物质与癌症细胞关系密切,通常起到帮助诊断的作用,这就是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的意义。
拍片的种类有很多种,X线拍片,CT扫描,PET-CT扫描。X线片为一筛查性检查,诊断价值有限。CT扫描比X线更为精准,是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与正常细胞相比,肺癌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快,对营养成分的需求量更大,PET-CT就是利用癌细胞的这个特性,可以识别人体各个器官中的高代谢病灶,同时发现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
但是,无论是抽血化验,还是拍片检查,都不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9、确诊肺癌的标准是什么?
确诊必须要在显微镜下看见癌细胞,因为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与正常细胞有着本质区别。医生会让你收取痰标本,在显微镜下反复查找有无癌细胞,此方法成功率低,需反复留取标本,反复检查,能确诊的概率仍然很低,优点是取样方便。
更为常用的确诊方法是支气管镜检查和肺穿刺活检。这两种方法都是直接取得肺上病变组织,通过病理科医生的专业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鉴别细胞是否发生癌变。优点是确诊概率高,误诊概率低,缺点是操作本身即是对人体的一种创伤,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不过,无需担心,在具有符合资历的专科医生的操作下,创伤小,风险发生率微乎其微。
10、怎样读懂你的肺癌诊断报告?
肺癌的诊断通常包括病理类型和分期。时下因为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卓越成果,有些肺癌诊断内容还包括分子诊断,即基因分型。给肺癌进行病理分型和基因分型是有原因的:肺癌是一种癌症的统称,分为不同亚型,每个亚型的治疗原则不同。病理分型可以指导医生选择何种化疗药物,基因分型可以指导医生选择何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