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或难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了新型靶向药Enasidenib

2017年8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一种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新药——enasidenib(商品名idhifa,由Celgene公司生产)。这是一种口服药,用于治疗那些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2(isocitrate dehydrogenase-2,IDH2)基因突变、既往接受过至少1种抗肿瘤全身治疗后复发或难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与此同时,FDA还批准了实时IDH2检测(由雅培公司生产),作为伴随诊断,通过检测AML患者血液或骨髓样本中IDH2基因特异性突变,筛选出适合使用enasidenib治疗的患者。

Enasidenib是唯一一个已获批的针对IDH2的小分子靶向药,被FDA授予快速通道和优先审查指定,并且还获得了孤儿药认证。

什么是复发或难治性AML?

AML是一种快速进展的癌症,在患者的血液和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异常白细胞。急性髓性白血病也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对于小于60岁的成年患者,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标准治疗是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也被称为7+3)诱导化疗,在达到完全缓解后,可使用巩固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 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然而,在所有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有10%~20%在初始治疗后完全无缓解,这部分患者称为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而在初始治疗有效并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也有50%~80%癌症会复发。一旦发生了难治或复发,之前基本没有治疗方法,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很有限。

什么是enasidenib?

9%~13%的AML患者存在IDH2突变。突变的IDH2蛋白会形成2-羟基戊二酸,导致DNA和组蛋白高甲基化,导致细胞分化受阻。这也意味着,突变会抑制正常的血细胞发育,导致过多不成熟的血细胞。

另一方面,正常人体内的野生型IDH参与了能量代谢。因此,如果要将IDH2作为治疗靶点,那么靶向这一靶点的药物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Enasidenib是一个小分子口服靶向药,不仅能抑制IDH2的作用,同时还能阻断其他几种促进细胞生长的酶,促进癌细胞分化,发挥抗癌作用。同时,enasidenib并不会对IDH野生型产生影响。

疗效证据:19%完全缓解,还能降低输血依赖

Enasidenib的获批主要是基于一项单臂试验的结果。研究纳入199例携带IDH2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成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至少治疗6个月后,19%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中值缓解时间为8.2个月,4%的患者出现部分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中值生存期为19.7个月。完全缓解(CR)指的是治疗后检测不到白血病细胞且血细胞计数完全恢复正常。部分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CRh)则指的是已经检测不到白血病细胞,但仍有一些血细胞计数(或只是血小板计数)尚未恢复正常水平。

在开始治疗时,由于急性髓性白血病需要血液或血小板输注的157例患者中,有34%的患者在enasidenib治疗后不再需要输血。

黑框警告:警惕分化综合征

Enasidenib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胆红素水平升高和食欲下降。怀孕或哺乳的女性不应服用enasidenib,因为它可能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伤害。

需指出的是,enasidenib的说明书中包含一项黑框警告,提醒该药可能引起致死性的分化综合征(differentiation syndrome),又称为异柠檬酸脱氢酶分化综合征(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IDH-DS),其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肺炎、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体重迅速增加、外周水肿,或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FDA要求医生一旦发现分化综合征的症状,需要立刻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

如何使用enasidenib?

根据获批的产品说明书,enasidenib的推荐用法及用量如下:

  • 推荐给药剂量:起始剂量为100 mg,每天口服1次,制药能够耐受治疗,需要服药6个月。
  • 在服药前需要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在治疗的前3个月每2周至少需要检测1次,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治疗。

目前enasidenib尚未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但包括该药在内的8个IDH抑制剂都已陆续在国外上市,未来也许将有更多的靶向药物出现,代替传统化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