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还能喝酒吗?

  春节即将来临,面对满桌佳肴,亲朋好友举杯共庆之时,糖尿病患者常有这样的疑问:得了糖尿病还能喝酒吗?

  一、大量饮酒对糖尿病患者是有害的

  (1)长期大量饮酒会打乱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饮食(过饱或饥饿)和用药,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和失控。酒精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及糖原分解反应,直接损坏胰腺,使原本受损的胰腺功能再遭重创,还可抑制降糖药物的分解与排泄。

  (2)长期大量饮酒使患者血脂(主要是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加快肝脏中的脂肪合成和堆积,导致脂肪肝甚至肝硬化。饮酒可使血尿酸进一步升高,容易诱发或加重痛风。

  (3) 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可造成酒精性酮症酸中毒,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饮酒危害多多,绝不可放纵豪饮。

  二、哪些糖尿病患者应绝对忌酒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禁酒:

  (1)血糖控制差。

  (2)近期内经常发生低血糖。

  (3)有严重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4)伴有脂肪肝或肝功能异常。

  (5)高脂血症。

  (6)高尿酸血症。

  三、哪些糖尿病患者允许少量喝酒

  糖尿病患者若能戒酒当然最好,但生活中有一定难度,况且适量饮酒可起到活血化淤、舒筋通络的作用,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有益,因此,糖尿病患者不是绝对不能饮酒,但要满足以下条件:

  (1)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

  (2)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

  (3)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胰腺炎等)。

  (4)肝功能正常。

  (5)非肥胖者。

  四、糖尿病患者饮酒的注意事项

  与普通人不同,糖尿病患者饮酒有一些特殊要求:

  (1)要严格限量。每次饮酒量以1个酒精单位(含380千焦的热量)为限,大约相当于啤酒(含4%酒精)400毫升,或葡萄酒(约含10%酒精)150毫升,或30度白酒50毫升。每周饮酒不宜超过两次。

  (2)不能空腹饮酒。晚上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喝酒前一定要吃主食,切忌晚餐空腹大量饮酒,以免夜间发生严重低血糖。

  (3)尽量选择酒精度数低的酒,如葡萄酒、啤酒等,高度烈性白酒应当禁饮。

  (4)酒的热量应在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中扣除,如饮一个酒精单位的啤酒(约合一听)应减25克(半两)主食,避免进食不足及过量。

  (5) 饮酒前、后应当监测血糖,一旦病情变化要立即中断饮酒,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患者饮酒弊多利少,有时还会酿成意想不到的意外事故,为了自身的健康长寿,酒还是不喝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