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肺癌患者的心理烦恼

  肺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迄今,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仍然不够理想,患者在与肺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除了要承受躯体不适所带来的困扰之外,还要在冥冥之中承受着能否长期存活,以及存活多久不确定性的长期生存压力的困扰,即所谓心理烦恼。躯体不适的困扰,如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疲乏等等,可引起家属亲朋好友的高度关注,因此可以得到专业肺癌医生的及时处理。而后者的困扰,却往往成为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被各方所关注和重视。事实上,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心理烦恼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绪反应。肺癌患者在诊断、治疗、复发、姑息残存,直至生命终结的整个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悲伤、焦虑、恐惧、担忧、心境恶劣等等。这些不良情绪,或称之为负性情绪的存在,会影响患者自身免疫监视系统的功能,导致其自身抵抗癌细胞侵扰的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会使患者的生活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患者往往在内心不自觉的划分为社会的另类,因而不愿意主动和亲朋好友联系沟通,不愿意主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尽量把自己局限在家里。肺癌患者心理烦恼的表现形式多样,比如,悲伤、流泪、焦虑、抑郁、担心、害怕、恐惧、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内疚、性欲低下、易生气、对活动无兴趣、工作能力下降、失眠多梦等等。

  因此,对肺癌患者,如出现上述表现时,作为家人,作为亲朋,作为医疗团队,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引导患者从消极的心理烦恼中解脱出来,要充分理解患者的上述表现,耐心细致的开导,体贴入微的关心,让他体会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医生有护士,有家人,有社会在作为他的坚强后盾,通过患者及大家的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而如果不尝试,不努力,成天沉浸在烦恼之中,不积极面对,不主动配合治疗,等于屈服,等于放弃。要相信,患了肺癌,一样可以活得精彩,一样可以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活一天,开心一天;活一天,快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