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处长是医院的一位医务人员,前几天把间断便血了很久的老母亲从老家接来北京进行了大肠癌根治手术,术后病理显示多个淋巴结转移,病情已属于中晚期,不得不进行序贯的辅助放化疗。王处长自己就是一名临床医生,为什么母亲便血了这么久都没有进行及时诊治呢?这还得从便血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说起。都说“十人九痣”,再加上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脂肪高能量的饮食结构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促进着痔疮发病率的增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便血都是由于痔疮导致的。
便血的定义简单而又复杂,简单在于指的就是大便带血,复杂则在于粪便和血液结合的方式,主要分为粪便表面用肉眼看不到鲜血的和可以看到鲜血两种。在肉眼可以看到的便血中进行细分,尚可分为粪便起始段表面带血、排便全程中粪便表面带血、粪便质中夹杂鲜血等等。导致便血最常见得疾病除了痔疮外,还可见消化道溃疡、肠道息肉、炎性肠道病变、消化道恶性肿瘤,而消化道溃疡、多发肠道息肉、炎性肠道息肉又都是具有较高癌变倾向的疾病。
消化道溃疡常见的便血主要以黑便或便潜血检查阳性为主,由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经胃肠道的胃酸作用后褪去鲜红的颜色,因此一般不易见到溃疡而至的鲜血便。消化性溃疡在我国是高发疾病,经规范的、足疗程的治疗和定期复查,此类疾病大多可以痊愈。但由于人们大多认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较多,经常买些抑酸药物或胃肠粘膜保护剂自行服用,以“不疼了就是好了”为出发点,不经正规的治疗及定期的复查,往往疾病发生了早期的癌变都不知道。直到出现疼痛难以控制、黑便次数逐渐增多、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等一系列症状出现才去检查,往往已经到了疾病中晚期,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如患此类疾病,首要的就是进行规范的治疗,当病情反复或症状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胃镜活检等检查,早期预防癌变的发生。
肠道息肉导致便血主要是因为粪便经过息肉处时,摩擦而致息肉局部表面破裂出血,可见全程便质带血。家族遗传性结肠息肉是大肠癌最重要的一个高危因素,具有高度的癌变倾向,其主要治疗方法既是将息肉切除以斩草除根,彻底祛除息肉癌变的可能。对于切除的息肉,需要进行病理学切片排除早期癌变的可能性。一次切除并不能保证永久的免疫,还需要定期进行肠镜复查,明确有无新生息肉或既往切除息肉的根基部复发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均属于肠道炎症性疾病,其血便性质主要为黏液脓血便,与痔疮或肠道息肉而致的血便性质差别较大,不难区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为代表的肠道炎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其远期具有相当高的癌变风险。
因此,无论是以上几类疾病导致的便血,或直接由消化道恶性肿瘤导致的便血,都应受到我们极高的重视,不能简简单单地以痔疮或便秘来“蒙骗”自己。所以我们可以说便血是消化道肿瘤的报警信号,早期拉响警笛,将肿瘤消灭在萌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