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 型糖尿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的患儿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引起机体针对自身胰岛 β 细胞的免疫应答,即免疫系统对 β 细胞的攻击和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显著减低,血糖明显升高,患儿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1 型糖尿病的控制难度较大,需要餐时和基础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也有干细胞移植、胰岛移植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每种方法都不是很完美,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 1 型糖尿病的方法。因此,这种情况下,预防 1 型糖尿病的发生显得非常重要。

1 型糖尿病的发生与一些危险因素有关,如有 1 型糖尿病家族史、HLA-II 类基因、4 个胰岛细胞相关的抗体以及糖耐量异常,具有这些因素的人容易患有 1 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

1 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与 40 多个基因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目前 HLA-II 类基因可用于 1 型糖尿病预测。另外,具有 1 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病可能性要比普通人大,但不是绝对的

胰岛细胞相关抗体

1 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相关的自身抗体有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锌转运体 8 自身抗体。

检测这四个抗体对 1 型糖尿病的预测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另外,发病风险与抗体阳性的个数关系密切,抗体阳性的个数越多,发病风险越高,2 个或 2 个以上抗体阳性的个体发病率几乎达到 100%。

不过,还有 10%~15% 的 1 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始终是阴性,说明可能还有其他的胰岛自身抗体没有发现。此外,1 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与首次出现抗体阳性的年龄及胰岛素抗体的滴度有关。

总之,自身抗体阳性的数量、首次出现抗体阳性的年龄及胰岛素抗体的滴度均可预测 1 型糖尿病的发病。

糖耐量异常

从 1 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可以看出,胰岛 β 细胞功能减退是缓慢的、进行性的,在诊断 1 型糖尿病之前的 1~2 年即可存在糖代谢异常。所以,定期做糖耐量试验,能够早期发现 1 型糖尿病

综上所述,对于那些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的人,患有 1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和确诊 1 型糖尿病,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尽量阻止或延缓 1 型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