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 是最常见的滤泡上皮起源的具有特征性 PTC 核特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经典型 PTC 具有两种基本形态特点:乳头和浸润/PTC核特征,核分裂象罕见,沙粒样钙化较为常见,主要位于淋巴管或间质。文献报道 20%~40%的病例会出现鳞状化生。常见淋巴管侵犯;血管侵犯不常见,但也可出现。免疫表型:TG、TTF1、PAX8 及广谱CK 阳性;CK20、CT 及神经内分泌标记通常阴性。滤泡亚型约占 PTC的 40%,主要以滤泡性生长方式为主,具有经典型 PTC 的核型。
PTC 分为 14 个亚型,包括微小 PTC、包裹型、滤泡亚型、弥漫硬化型、筛状-桑葚样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靴钉型、实性/梁状型、嗜酸细胞型、沃辛瘤样型、透明细胞型、梭形细胞型、乳头状癌伴纤维瘤病/筋膜炎样间质。一般认为高细胞型、鞋钉型、柱状细胞型和实性型为侵袭性 PTC,基因型相对复杂,预后较经典型差。
(1)弥漫硬化型:多见于年轻女性患者,双侧或单侧甲状腺腺叶弥漫性增大受累,具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血清学特点。形态学特点常见显著硬化,大量砂砾体,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背景,肿瘤细胞巢常呈实性,伴广泛鳞状化生,容易侵犯甲状腺内淋20巴管及甲状腺外组织。分子检测 RET 重排常见,而 BARF 突变罕见。约 10%~15%的病例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至肺。无病生存期较短,但死亡率与普通型无明显差别。
(2)高细胞亚型:≥30%癌细胞高度是宽度的 2~3 倍以上,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及典型的 PTC 核型特征,常呈单行或平行排列。常见于年龄较大患者,侵袭性比经典型强,更容易发生甲状腺外侵犯及远处转移。大多数病例有 BRAF 突变(60%~95%)。
(3)柱状细胞亚型:这种罕见亚型由假复层柱状细胞构成,常缺乏典型的 PTC 核特征,偶可显示核下空泡及透明胞质,类似于子宫内膜癌或肠型腺癌。部分病例免疫组化染色 CDX2 阳性。TTF1不同程度阳性。预后可能与肿瘤大小、腺外扩散相关,而与类型本身无关。
(4)筛状-桑葚样亚型:这种亚型被认为是甲状腺癌的一种独特亚型,几乎只发生于女性,通常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具有 APC 基因胚系突变,也可出现散发性病例。散发性病例通常为单发病灶,预后很好,只需腺叶切除即可。而家族性常为多发病灶,并常可检查到结肠息肉病,需进行 APC 基因检测。肿瘤通常包裹性病变,具有筛状、滤泡、乳头、梁状、实性及桑葚样结构等混合的生长方式。包膜/血管侵犯常见。筛状结构的腔隙大而不圆,缺乏腔内胶质。核并非特别透明。免疫染色 TTF1 常斑驳阳性。TG 局灶或弱阳性。β联蛋白显示特征性核阳性。桑葚样结构表达广谱 CK,21但不表达 p63、TG、TTF1、ER、β联蛋白和 CK19。
(5)靴钉型:PTC 的罕见亚型,具有侵袭性行为且预后相对较差。诊断要求至少 30%的肿瘤细胞呈现靴钉样微乳头状特征。出现少量的靴钉样微乳头状结构也有重要意义,应在病理报告中注明。与经典型 PTC 相比,靴钉型 PTC 常出现腺外扩散、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对放射性碘治疗反应差,因此死亡率增加。分子检测 BARF突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