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引发的黄疸该如何治疗呢?

黄疸是体内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就是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皮肤、粘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原发性肝癌及肿瘤均可引起黄疸。原发性肝癌引起的黄疸类型主要分为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指因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以至排泄发生障碍,胆红素在血中蓄积所致的黄疸。

通常与肝脏肿瘤有关,可以尝试给予保肝退黄的药物,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后期黄疸进行性加重,与病情进展有关,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梗阻性黄疸

主要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机械性梗阻,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的过程受到阻碍,导致胆汁淤滞、酯型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的黄疸。

建议检查胆系彩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明确梗阻性质及部位。如确诊为梗阻性黄疸,可以酌情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或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以解除胆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