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专业界推荐的、发现早期肺癌的方法。很多人CT检查发现了肺小结节后非常焦虑。事实上,肺小结节≠肺癌,您可以点击文末链接了解详情。
2018年4月26日,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布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新指南。新指南指出,对于CT发现的早期肺小结节,如果恶性风险较低,可以延长复查间隔。
具体讲,对于持续存在、孤立、半实性的肺小结节:
1)如果小于6毫米,无需复查;
2)如果≥6毫米,3~6月复查无变化、且实性成分直径小于6毫米,建议每年复查1次,持续5年;如果实性成分≥6毫米,可考虑做PET-CT检查、或穿刺活检。
那么,什么是“实性”、“半实性”呢?肺结节根据CT表现,可以分为“实性”和“亚实性”,后者又包括非实性【也就是医生常说的“磨玻璃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和半实性(既有GGO、又有实性成分)。
非实性结节主要是原位腺癌或微小浸润腺癌,其中原位腺癌是指直径≤3厘米、肿瘤细胞贴肺泡壁生长、没有侵犯肺间质、血管和胸膜。这些患者在结节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100%。还有数据显示,许多非实性结节可以自行消失,或随访多年也不会发展成恶性。因此不用过于紧张。而实性和半实性结节恶性风险更高,需要更积极的诊疗。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指南的推荐是基于相关研究和美国国情制定的,不一定适合我国患者的情况。关于具体病情,请您谨遵医嘱。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