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免疫治疗

  肝癌是第二大致死性肿瘤。中国每年肝癌的发生和死亡病例全球最高,占到50%以上。虽然90年代以来我国肝癌的发病率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中均明显下降,但超过70%的患者在发现时就已经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或肝脏移植。因此肝癌的治疗在常规外科和内科放化疗基础上探索其他的治疗方式对于肝癌患者具有重大意义,近些年来肝癌的免疫学治疗受到极大的关注,在该领域已有多项研究报道和临床观察。
  一、单克隆抗体治疗
  目前对于晚期肝癌的Ⅱ期临床试验发现贝伐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可观察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缺乏对照组,应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报道贝伐单抗同靶向治疗联合应用同可明显延长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至9.0个月,延长总生存期至15.7个月。但目前有关单克隆抗体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仍以Ⅱ期临床试验为主,尚需要开展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
  二、肿瘤疫苗治疗
  甲胎蛋白在大多数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增高,因此可以作为标志物应用至基于树突细胞的疫苗治疗中。一项临床Ⅰ/Ⅱ期研究发现呈递了AFP多肽的DC疫苗应用于肝癌患者后,10名患者中有6名在注射疫苗后T细胞产生了对AFP的反应。另外一项研究也发现,在给与针对AFP等多肽的DC疫苗后,所有患者均针对肿瘤相关抗原产生了T细胞反应。
  另外还有针对肝癌细胞裂解产物的DC疫苗也正在进行各项临床试验阶段。将针对自身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注射至患者体内,68%的患者病情稳定或者出现缓解,生存期也得到明显的延长;其中每个月进行一次DC疫苗加强的患者,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出50%。一项针对肝癌细胞裂解产物的DC疫苗Ⅱ期临床研究发现,73%的晚期肝癌患者静脉注射疫苗后病情稳定或者出现部分缓解。对部分肝脏切除的患者给予癌细胞裂解产物DC疫苗后,可将肝癌复发率降低81%,总生存率提高89%,可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在随访结束时疫苗组的死亡率为6%而对照组为38%。在已开展的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发现:针对不同标志物的治疗性疫苗注射后,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可以延长生存期。进一步开展肝癌的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仍是肝癌治疗的发展主要方向之一。
  三、过继性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疗法同样应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早期研究发现给做过肝脏肿瘤切除的患者应用IL-2激活的LAK细胞联合阿霉素治疗后,可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同样给予术后的肝癌患者应用IL-2激活的TIL治疗后,仍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给患者多次静脉注射体外经IL-2和抗-CD3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后,5年肿瘤复发率在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22%,无进展生存期在治疗组为2.8年,对照组为1.6年,3年总生存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74%。
  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法从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已经证实具有一定的疗效,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现有的研究只是基础研究和早期的临床研究,对于该治疗的具体疗效和长期观察尚需要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