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尿频的定义为人感到有尿意的次数明显增加,严重时几分钟排尿一次,每次尿量仅几毫升。通常正常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为5-6次,每次尿量约300毫升。引起尿频常见的疾病有尿道、生殖道炎症、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等。
在临床工作中,通常尿频常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多表示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建议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需明确致病菌后服用敏感抗生素。总之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医院就医,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排尿次数增多不一定是患有上述泌尿系疾病,常见还有以下情况:排尿次数增加,而每次尿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多,可能为生理性,如饮水量多、食用利尿食物;或为病理性,如糖尿病,建议监测血糖,除外此病。有时精神因素(如焦虑)也可引起尿频,需放松心态。倘若出现上述情况,尿频也无须过度紧张,待控制诱因后,观察排尿次数改变情况,若无明显改善,需进一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