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胃癌治疗的基石,但并不是所有患者经化疗后都有效果,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按照规范流程完成所有治疗。随着治疗的持续,胃癌患者复发或无法耐受化疗毒副作用时有发生,常导致化疗失败。
目录
哪些因素可导致化疗失败?
患者因素
患者自身骨髓造血功能较差,由于疾病进展等原因导致一般状态较差,或者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肝、肾、肺等)功能不全,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足量、足疗程化疗。
肿瘤因素
由于肿瘤组织学特征、肿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因素,肿瘤本身太大且对化疗药物产生了原发性(肿瘤对药物自始至终均无反应)或继发性(治疗初期药物反应好而后期反应降低)耐药。化疗会消灭敏感的肿瘤细胞,但是耐药细胞却开始不断增殖。
化疗策略不合理
胃癌具有极强的异质性,不同患者或同一病灶的不同癌细胞群体对治疗的反应千差万别。因此,对于相同的治疗方案,有些患者的反应良好,而有些患者在化疗 1~2 周期后即出现疾病进展。如果化疗药物对肿瘤的选择性不强(即特异性识别杀灭肿瘤的能力),其对生长缓慢或暂处于休止期的胃癌细胞就常无效或效力较差。
另外,化疗时的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持续时间等不当也可能导致化疗失败。
胃癌细胞进入“庇护所”
“庇护所”即人体中不能轻易进行治疗的部位,例如脑。胃癌细胞通过了血液与脑之间的屏障(即血脑屏障,会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物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转移至脑,即进入了“庇护所”。大多数抗癌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对进入“庇护所”的癌细胞治疗困难,导致化疗失败。
如何应对化疗失败?
-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耐药产生。医生通常会选用互不交叉耐药的化疗方案交替、足量用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 积极改善一般情况,对症支持治疗。对于骨髓造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医生通常会给予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骨髓生长分化。对于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医生会尽量避免使用对已损脏器有毒性的药物,例如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会选用铂类药物。
- 通过以下几点改善健康状况,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化疗失败肿瘤复发的风险:
- 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避免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
- 注意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 一旦确定疾病进展(耐药情况出现),医生通常会重新制定用药方案,必要时会对进展或新发病灶进行二次活检,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以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治疗选择通常包括更换化疗方案、加用靶向治疗药物、应用免疫治疗、参加临床试验。
- 胃癌病因复杂,单纯化疗很难发挥最佳效果。多学科治疗(MDT)注重个体化治疗和综合全面治疗,逐渐成为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化疗失败后,医生可能求助于 MDT,通过多学科专家联合诊断、联合治疗提供诊疗服务。
小结
导致化疗失败的原因很多,有患者自身的原因、肿瘤本身的原因,也有治疗策略的原因等。除改善患者基本情况、对症支持治疗、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外,医生还可能采用多学科专家联合诊断治疗的方式,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及胃癌不同时期的特点,应对化疗失败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成宇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