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状腺癌是如何形成的呢

  最近两年,来医院就诊的儿童甲状腺癌患者较前有明显增多现象。有一个8岁小男孩,让我印象深刻,他来自于安徽农村,一天其母偶然发现孩子颈部有几个包块,摸上去比较硬,就带他到医院检查。经过一些相关检查,结果诊断为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由于他是家中独苗,父母40多岁才有了他,加之父亲是上门女婿,患儿随母姓,得知孩子患了甲状腺癌时,对他们家庭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且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诊断为“癌症”,对家人确实是非常大的打击。
  作为一名从医30年、专长儿童肿瘤的医生,我想告诉家长的是:儿童肿瘤不是“魔鬼”,早期发现、合理规范地治疗,孩子可以摆脱癌症困扰,和正常孩子一样长大、学习、成人。
  总体说来,甲状腺癌生长较快,质地较硬,表面不平,很多患者可发生颈侧淋巴结转移;甲状腺B超检查显示肿块边界不清,纵横比失常,弹性度差,可有沙粒样钙化灶表现。
  儿童甲状腺癌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0.5%―3%。一般而言,90%以上儿童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这种疾病的发展速度较不迅速,早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
  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状腺癌死亡率较低,远期生存率明显好于成人。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甲状腺为内分泌器官,且儿童甲状腺癌不少为多灶性,即有多个肿块,累及甲状腺双侧腺叶较为多见,且肿瘤原发灶多数较大,又极易发生颈部、纵膈淋巴结转移和肺转移,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以及吞咽困难等不适,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学习生活、以及生存影响危害甚大。
  甲状腺癌对患儿的危害还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生长缓慢,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可生存多年而不危及生命,而恶性程度高的甲状腺癌肿,如未分化癌等,则短期内即可导致患儿死亡。
  儿童甲状腺肿块总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成年人,但恶性比例明显高。引起儿童甲状腺癌的确切病因目前不明,可能与异常暴露于放射线、碘摄取过多或缺乏、遗传因素等有关。
  其中,我们能看到,有证据显示,有甲状腺癌家族史者,其后代患甲状腺癌的比例明显要高。另,在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污染区域,甲状腺癌患儿的比例就较核泄漏之前明显增高,许多患儿可以追问到有频繁或过多接触放射线的历史。所以在临床医疗中,许多有经验的医生会尽量避免或减少患儿接受放射线检查。
  碘摄取过多或过少,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尚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