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影响血糖波动的非糖尿病类药品

  临床上,对于合并利用其他非降糖药物治疗的朋友,需要关注以下几类可能会增加血糖升高风险的药物:

  (1)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增强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方式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

  (2)儿茶酚胺类药物:

  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等能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削弱降糖药物的作用。

  (3)甲状腺激素类药:

  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加速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因而对于需用甲状腺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应慎重给药。

  (4)胃肠解痉药:

  如颠茄片、阿托品、普鲁本辛等具有阻断胆碱能受体、减少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5)抗结核药物:

  如异烟肼长期使用可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降低。因此,相对于口服降糖药物而言,胰岛素是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的首选方案。

  (6)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

  如黄体酮样衍生物等(毓婷)避孕药可以降低糖耐量和升高血糖,对于糖尿病的育龄期妇女不宜以口服避孕药作为避孕措施。

  (7)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寿比山、速尿等,若长程使用能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升高血糖。与二甲双胍合用易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8)β-受体阻滞剂:

  如心得安、阿替洛尔等系列药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

  (9)降脂药:

  其中的烟酸类衍生物可以产生肝毒性、高尿酸及血糖升高。

  (10)其他:

  抗心律失常、心绞痛药缓释片如异博定(维拉帕米)、链激酶、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盐酸氯丙嗪(可乐静)等可抑制胰岛素分泌以及造成周围组织糖利用障碍而使血糖升高。

  另外,尚存在一些药物可以增强磺尿类药物的降糖作用。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氯霉素、利血平、双香豆素等,通过降低磺脲类药物在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增加其血药浓度而导致低血糖。

  当然,以上药物的使用对于糖尿病并不是绝对的禁忌。对于单一的糖尿病而言,规避以上药物可能带来的升高血糖的负面作用是必要的。实际上,一个个体常常是多种并发症或合并病集于一身,需要联合治疗。此时,医生完全可以根据病情,针对当前的主要矛盾(并不一定是高血糖),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只是这种综合用药(或平衡用药)只有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