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的基本常识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病可能是环境因素与机体的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饮食因素:有些食物中含有直接致癌物质,烟熏以及煎炸可使食物产生多环芳轻类化合物,可促使胃癌的发生。发霉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等含黄曲霉素,可诱发胃癌。高盐饮食如腌鱼,盐菜亦受到注意。有些食物中含有间接致癌物质,当人体胃酸低或缺乏以及胃内有许多菌丛存在繁殖时,可转化为致癌物,导致胃癌的发生。
2、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为无感染者的6 倍。
3、遗传因素:遗传对胃癌的发生虽非重要因素,但在少数家族中显示有聚集性。
4、胃内其它疾病:慢性胃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腺瘤及息肉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二、胃癌的预防
少吃盐腌食品;
避免进食粗糙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
少吃盐熏、油炸和烘烤食物;
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食物不能过烫,进食不宜过快;
进食时情绪愉快,欢乐开朗;
不饮烈酒,少抽烟或不抽烟。
三、胃癌的常见症状
1、上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无特异而被忽视的症状。
2、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
3、出血和黑便: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以有呕血及黑便。
4、其他症状:有些会出现腹泻、发热等。
四、胃癌的治疗和术后康复治疗
胃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中草药治疗等。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5%―98%,而进展期胃癌只有20%―3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胃癌预后的最有效措施。
术后应坚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术后第一年,每2―3个月复查一次。
第2―3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
3年以后,半年复查一次。
5年后,每年复查1―2次。
五、胃癌常用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肝肾功能。
2、X线钡餐检查
3、胃镜检查
4、B超检查
5、CT检查
6、生化免疫检查:CEA等。
六、胃癌的早期症状
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差,返酸嗳气等是胃癌的早期症状。
凡出现以下情况者应作进一步检查:
1、大于40岁伴有消化道症状持续3―6个月。
2、有“胃病史”近期加重。
3、已证实有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者。
4、长期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