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掉几斤体重有什么用?我打算减掉 50 斤 !“”我从没想过要去健身房健身以减掉体重。因为这一点用都没有!”“我没有足够的意志来坚持健康饮食。“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像最近对自己说过的话?自己对自己说一些消极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做过。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更为常见,乔斯林糖尿病中心 (Joslin Diabetes Center) 行为健康主任兼独立临床社工的 John Zrebiec 说。
“我们发现,患糖尿病者比未患糖尿病的人更容易以消极的方式否定自己。‘我很懒。我没有任何自制力。我总是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
那么,不妨试试一种名为认知行为疗法 (CBT) 的治疗手段来消除这种隐含的内心声音。“您的想法将会改变行为方式,因此,CBT 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进而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处理事情,”Zrebiec 说。
首先,要确定通常拥有哪些负面情绪及其对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
- 全或无的想法。这类想法会将患者的经历和行为界定为完全好或完全不好的(通常是不好的)。患者也许最近几周饮食都控制的很好,而在办公室假期派对上放纵了一下且有点过度了。“我一直做得很好,而一场聚会完全毁了它!”
- 道德评判,或“指责和羞辱”。未达到期望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坏人”。“我本应该能够做到健康饮食,每天去健身房,且我是一个聪明的人。因为我没有做到这些,所以,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 找所谓合理的借口。这些想法可能使患者的行为变得可原谅——患者找到了计划要做的行为而未做的理由。“我现在不能运动。因为我实在太忙了才没有去健身房。但是,一旦天气变暖,我就会立刻开始出门。“
一旦养成了这些消极的思维模式,就会开始以不同的方式麻痹自己。会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合乎逻辑吗?我从哪里学到这个想法?它能帮助我实现目标吗?
“看看我们本身的例子,就会告诉您这些问题的答案,”Zrebiec 说。“这并不意味着要严厉地要求自己,更不用完全按照计划,毫无变通,只需要逐渐认识到每次失误并不是‘失败’,而是要专注于下次做得更好。即使有这些消极的想法,只要勤加练习,就能学会以聪明和积极的方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