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教师:两次患癌死里逃生,余生每天都是上天的馈赠

工作拼命,吃饭休息从没准点

一桌丰盛美味,色香味形、油盐酱醋都刚刚好,这对于以前从不着家的女人,简直无法想象。

钟琳(化名)今年51岁,是国内一所知名高校的管理中层,工作干练,风风火火,是位典型的女强人。

大学毕业以后,钟琳留在学校里任教,不论任务多么要紧,只要上级安排给她都会尽全力完成,也因此不断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很快,她被提拔到学校重要岗位,担负的责任和压力与日俱增,甚至平时吃饭和休息的时间,也常常被严重占用,有时中午过了饭点,就随手捞起几块饼干对付一下,更不必说回家吃饭。

每个女性总有身体不舒服的几天,但即便自己难受得厉害,钟琳也顾不上多考虑,“睡一觉后醒来,面对新一天繁忙工作,就得打起鸡血,提起劲头来,而且一天也停不下来。”

罹患乳癌,从害怕接受到重拾信心

事业上越来越如鱼得水,身体却悄悄敲响了警钟。

2017年10月,学校组织的一次常规体检筛查,钟琳查出患上了II期乳腺癌,当地三甲医院的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左乳:浸润性癌;左腋下:微小脂肪组织”。

多年来无畏无惧的“拼命三娘”,在突然而至的陌生疾病面前,第一次感到了害怕。

“刚确诊的那段时间,经常把自己单独关在一个房间,心情很低落无助,整整三天,跟家人一句话都不想说。”但不吃不喝不是办法,癌症是消耗性疾病,钟琳必须坚强起来。

多年阅历和历练打磨,让钟琳很快调整了压力,一边迅速学习乳腺癌的知识,一边安排好工作和检查的时间。

一个月后,在主诊医生安排下,钟琳做了左乳乳腺切除手术,术后医生开始了内分泌治疗,并且告诉她,这个肿瘤的康复就像一个慢性病,只要坚持吃药、按时复查即可。

医生的肯定,让钟琳重拾信心,出院一周,她就迫不及待回到了工作岗位,每天仍然精神焕发,一点也不想让大家感觉出自己是个刚做完恶性癌症手术的病人。在钟琳眼里,工作的充实和获得感,会让她感到快乐和自信。

再遇肿瘤,主诊医生判断80%为转移卵巢癌

手术之后,钟琳慢慢恢复了对工作的热情,一次乳腺癌,像是虚惊一场,虽然身体有创伤,但能安然的生活下去,她很满足,开始更多地与家人相处。

不过,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乳腺癌指标尚可,却检查出了新的肿瘤,钟琳又陷入了迷茫,第二次肿瘤来临,她甚至感到了生命的威胁。

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一项肿瘤标志物CA199的结果,高出正常值4倍以上,PET-CT配合检查也发现左侧卵巢附件出现两枚低密度影,右侧附件囊实混合肿块,并且有少量盆腔积液,检查结果提示,不除外卵巢囊腺癌的可能,主诊医生认为80%是卵巢癌,并且有原发肿瘤转移的可能。

肿瘤转移?钟琳简直不敢相信,感觉自己刚从乳腺癌逃出虎口,又被卵巢癌拽入狼窝。

她很明白,一般情况下,癌症若是转移,就意味着“死缓通知书”。

“你不知道肿瘤细胞还会在哪里出现,控制转移的肿瘤细胞,几乎比登天还难。”钟琳沉默,心里叹息自己命运不济。

警报解除,名医确诊是囊肿不是癌

在北京读书的女儿,建议钟琳应该去趟医疗资源丰富的北京,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多方托关系,终于,2018年4月,钟琳挂上了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一位全国知名专家的专家号,这是一所号称专治疑难杂症的全国最牛医院。

“下一位,钟琳。”

叫到号了,诊室外的钟琳和丈夫,带着刚拿到的彩超等各项检查结果进到门诊,忐忑的望着专家。

大夫端起片子和检查结果看了一会儿,很肯定地淡淡说了一句:“80%不是转移,也不是肿瘤,而是囊肿,没什么大事,就像树上的一个坏果子,摘下来就好,做个微创手术吧。”

重见希望。

钟琳和陪着看病的丈夫心里暗自庆幸,但还是有担心,会不会协和大夫搞错了?之前可是说转移啊?还要开腹手术来着,这就变了?

“妈,协和的大夫是全国最好的,你就放心做手术吧。”钟琳的女儿宽慰她要相信医生的判断。

图为哈尔滨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提示卵巢癌可能性大

图为北京协和医院的病理结果,确诊卵巢囊肿不是肿瘤

逃过大难,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一切很顺利,早上的手术完成,第二天一大早,医院就让钟琳办理了出院。

钟琳本来还有点担心,这刚做完手术就被要求出院?会不会影响手术的恢复?但看着病房走廊乌压压等待手术救治的可怜病人,这所全国最有名的医院里,每天各地疑难患者慕名而来,他们更需要协和大夫尽快的诊治。钟琳安心地回到宾馆,休息了两天,就坐上火车回到老家去调养。

三个月后,2018年7月,钟琳又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门诊复诊,钟琳又见到那位满脸亲和、总是笑眯眯的专家,还是云淡风轻的那一句,“没事了,按时吃药,没有特别要注意的。”

钟琳和丈夫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开心,两次确诊肿瘤,两次大难不死,死里逃生。

在老家没休息几天,钟琳又匆匆回到了工作岗位。她说,学校领导没有因为她是病人就不让她工作,最近又给她安排了新的工作岗位,爱工作的她,也乐于接受新的挑战。

过往一年,大喜大悲。钟琳学会了珍惜,未来她希望和自己的爱人和女儿多一些时间在一起,她也把给自己看病的肿瘤大夫请到学院来,给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做乳腺癌的防治讲座。“过去为工作牺牲了健康,现在我不会勉强自己,工作干不来的,我会主动提出来,这让我心里放松很多。毕竟,健康最重要。”

钟琳觉得,这半年与肿瘤相处,自己放下了许多,也算是因祸得福,忙碌的工作,有时停下来一会儿,能重新思考生命旅途的意义,两次肿瘤之后,余下来每一天都是老天的馈赠。再次轻装上路,工作仍会是她喜欢和感兴趣的事,但也会让她更加珍惜当下和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