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肥胖人口的激增,糖尿病尤其是 2 型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调查显示,我国 20 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到 10.6% 和 8.8%,总体患病率已达 9.7%,而作为糖尿病候选大军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 15.5%。考虑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积极开展糖尿病的预防,已经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令人欣慰的是,糖尿病不仅可治,而且可防,这就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三件法宝:早筛查、管住嘴、迈开腿。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早筛查、管住嘴、迈开腿”,那么就能远离糖尿病。
早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
如果您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那您就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 糖调节受损;
- 超重或肥胖;
- 年龄在 40 岁以上;
- 糖尿病家族史;
- 血脂异常;
- 高血压;
- 女性有过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 类固醇激素引起的一过性糖尿病病史;
- 多囊卵巢综合症女性患者;
-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
其中糖调节受损也就是糖尿病前期是最重要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调节受损是指血糖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血糖状态,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加入 2 型糖尿病的大军。因此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一定要早期筛查,切勿等到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时才想到去医院检查。
筛查推荐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如果做 OGTT 有困难,也可以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 年后重复检查。对于明确为糖调节受损的患者,要立即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也可以进行药物干预,避免进展为 2 型糖尿病。
管住嘴-选择健康的饮食结构
为了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在日常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 首先是要保证每天一定的粗粮摄入。提倡食用含糖量低的谷类食物如各种粗粮食品,避免或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 第二是保证充足的食物纤维摄入。高纤维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可以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进食量,有利于体重的控制。
- 第三,控制每天脂肪的摄入量。严格限制食用动物内脏、蛋黄、蟹黄等富含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品,避免食用各种油炸食品。
- 最后,要远离烟草,适量饮酒或不饮酒。
迈开腿-坚持适当的运动
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大有裨益。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而且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目前已经明确,肥胖是 2 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因此通过运动减轻体重就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是人体内降低血糖的一种激素,当机体内的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下降时,所谓的“胰岛素抵抗”便发生了,而胰岛素抵抗也是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而运动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