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肺癌的早期诊断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肺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是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因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若能在肺癌早期阶段即能及时发现、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必定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近来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分别发表了肺癌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要达到对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

  首先,广大群众应当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如果你有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大于50岁,有吸烟史(包括被动吸烟),危险职业接触史,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肺结核病史、家族中有肿瘤患者等,就应该定期做健康体检(包括胸片,有条件者可以进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及早发现早期病变。

  医学界把每天吸烟的支数乘以吸烟的年数称之为肺癌的“吸烟指数”,如果每天吸烟大于20支、烟龄长于20年,吸烟指数大于400年支(或20包年),这部分烟民就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每年体检时仅仅靠一张胸片是不够的,最好定期做胸部低剂量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部病变。

  如果出现了像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有血痰,或者咳嗽的规律、咳嗽的习惯跟以前不一样,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做胸部X片或CT检查。

  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当提高对肺癌的警惕,密切观察高危人群。发现疑似肺癌的患者,要进行相关检查(胸片、CT、肿瘤标志物、支气管镜等),各科室(呼吸科、胸外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有效沟通、紧密合作,尽早明确诊断。

  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大于3cm的肺部局灶性改变被称为肺部团块,肺癌的可能大,需要积极处理。而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肺部结节,医生和患者都应当引起重视。稍一疏忽,可能便会延迟肺癌的诊断。这种肺部结节,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这样的肺部结节是否是肺癌?如何对肺部结节进行评估?目前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是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直径小于或等于8mm的结节在短期内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肿瘤倍增时间较长,因此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8mm的结节与直径大于8mm的结节应当区别对待。 肺部结节直径大于8mm时,应首先回顾、对比以往影像学资料,评估临床肺癌恶性概率,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选择相应的诊断措施(如CT监测、功能成像、PET/CT、非手术性活检或手术诊断)。对于直径小于8mm的实质性结节难以活检和切除风险大,且短时间内恶变和转移可能性小者,可考虑应用CT进行定期随访。

  总之,肺癌的早期诊断需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关注,医院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延长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