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后,体内可能仍有一部分残留癌细胞,隐藏在血液或淋巴系统中。术后的“辅助治疗”能够将这些“残余部队”尽可能地清除,达到巩固手术成果、预防复发转移的目的。
目录
我需要做辅助治疗吗?
并非所有术后患者都需进行辅助治疗。医生需要参考病理报告和手术记录综合评判。
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情况有:
- 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有淋巴结转移或侵犯食管外膜,复发风险较高,放疗可能有益处。
- 手术“没切干净”的患者,需要进行辅助放化疗。所谓“没切干净”是指,由于肿瘤位置、与周围血管等重要结构关系等因素,导致食管切得不够长、淋巴结清扫不够彻底。
什么时候能开始辅助治疗?
如果您符合上述辅助治疗的条件,那么,一般在术后 4 周左右开始治疗。
若您在术后恢复不好,可适当延迟辅助治疗开始的时间,但尽量在术后 2~3 个月内进行。
辅助放化疗前需要做什么检查和准备?
手术后,被切下来的癌变组织会送到病理科进行活检,最终出具的病理报告单,是您要不要做辅助治疗的依据。也就是说,辅助治疗前,病理检查是必须做的。
如果您术后恢复良好、考虑进行辅助放化疗,可在术后 4 周内完成放化疗前的相关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这些检查是为了对您的心脏功能、造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进行“摸底”。只有它们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才能开始化疗。
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我和家属能做什么?
很多人在手术后,得知自己还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往往会有较多的顾虑和恐惧。希望您能积极乐观地认识自己的病情,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把术后辅助治疗与“没切干净”划等号。
家属要帮助您的患病亲人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争取他/她的合作、理解。
治疗过程中,您和家属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周到医院就诊,如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告知您的主管医生,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化验和用药。一般要求,在化疗的当天需要住院;化疗结束后,您可以在门诊进行放疗。
共同撰写: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余荣医生 尤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