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肿瘤的早诊早治已经成为医患双方的共识,那是不是所有早期前列腺癌都需要“一切了之”呢?
并不是。
前列腺癌是差异非常强的一种肿瘤,虽然都叫前列腺癌,但不同患者的前列腺癌“性格”和“表现”存在巨大的个体化差异。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并没有死于前列腺癌,癌细胞是可以与患者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当然,也有些前列腺癌来势汹汹,进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早期前列腺癌,处理原则也是不同的。
如何甄别哪些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需要治疗,哪些患者不需要治疗呢?如果治疗的话,是开刀(手术)、照光(放疗),还是打针吃药(内分泌治疗)呢?
这就需要综合肿瘤分期、恶性程度、患者身体状况和预期寿命以及社会经济情况来分析这些问题:
- 如果患者身体条件较好,预期寿命大于 10 年,肿瘤可能出现进展,就要及时的进行根治术;
- 对于 Gleason 评分 2~4 分的偶发癌(经尿道增生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现的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为 T1a 期的高分化前列腺癌,不管年龄如何,都可以“不管它”,也就是待机处理。但是,肿瘤的生长过程中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些患者也要时刻警惕,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随访和治疗方案。
选择治疗方案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年龄,对于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如果前列腺癌处于早期,预期寿命又小于 10 年,则多数可以待机处理;还有部分高龄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偏高,进展风险较大,但身体条件无法耐受手术,那么放疗是一个可选的方案。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早期前列腺癌都需要立即手术,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肿瘤恶性程度等因素决定。
比如,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和股神巴菲特都是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但鲍威尔 2003 年确诊时才 66 岁,比较年轻,所以选择了根治手术;巴菲特 2012 年确诊早期前列腺癌时已经 82 岁,因此他选择了放疗,如今两位风云人物的前列腺癌都控制的非常理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