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出现餐后低血糖

最常见低血糖原因为胰岛素治疗和使用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药物,尤其是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如氯磺丙脲最易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可发生餐后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在进餐后3-5小时候胰岛素的水平仍然比较高,部分病人会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的表现。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肾损害,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导致胰岛素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低血糖。此外,某些糖尿病血糖波动大的“脆性糖尿病”患者,包括I型糖尿病以及某些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II糖尿病患者, 其胰岛功能完全衰竭,需要完全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而外源性胰岛素在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调控方面均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显著区别,再加上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的患者机体缺乏有效的辅助调节功能,因此,很容易出现血糖忽高忽低、大幅波动的现象。临床表现为患者对胰岛素异常敏感,胰岛素剂量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血糖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