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前列腺癌,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前列腺癌在西方国家很多见,据最新资料统计,美国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发病居男性恶性肿瘤第 6 位,老年人多发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1 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的第 6 位,居泌尿系恶性肿瘤首位。
据估计,2015 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有 60,300 例,死亡病例约 26,600 例。而且,新发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呈现明显的年龄差异,其中,75 岁以上居多,60 岁以下较少:
- 45~59 岁组,新发约 3,400 例;
- 60~74 岁组,新发约 24,200 例;
- 75 岁以上者,新发约 32,400 例。
前列腺癌发病及死亡在高年龄组中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癌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我国老年男性健康的泌尿系恶性肿瘤。
另外,前列腺癌发病中位年龄为 72 岁,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患者年龄小于 72 岁,高峰年龄 75~79 岁。
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西化推动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
目前认为,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高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西方化有关。
一般来说,年龄大于 50 岁的中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的国内共识建议 50 岁以上男性每年接受直肠指检和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筛查年龄应该提前到 45 岁。
此外,肥胖作为生活方式西方化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动物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是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来看,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西方化这 2 个因素在未来 10 年仍然会继续推动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确诊时分期较晚是主因
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仍然处于中低位水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全球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中有 5% 生活在中国。我国前列腺癌的生存率不容乐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肿瘤患者的生存主要取决于疾病分期和治疗手段。虽然近年来治疗方法不断进步,然而转移性前列腺癌仍然是无法治愈的肿瘤。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 98%,其中局限性前列腺癌的 5 年生存率为 100%,而转移性前列腺癌仅 30%。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占 78%,淋巴结转移病例占 12%,远处转移病例仅占 5%。
在日本,局限性前列腺癌所占病例接近 50%,而我国的研究资料提示仅有 1/3 的初诊患者为局限性病变。
因此,造成我国和欧美国家前列腺癌生存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疾病分期晚,从而丧失了根治机会。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是提高生存率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以 PSA 检查和直肠指检为主的前列腺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关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