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CT和磁共振在诊断典型肝癌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待不典型的肝癌也有误诊的可能。DSA因为直接对肝动脉造影,因而诊断价值更大。但对于少数不以肝动脉为主要供血血管的肝癌或含血管较少的肝癌,容易漏诊。这三种检查均属影像学范畴,所以都不能作为诊断肿瘤的“金标准”。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它的特异性较差,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李婆婆的病情由于已经出现了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以才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因此,PET-CT最多可以认为是探测肿瘤的“雷达”,也不能认为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

  虽然诊断疾病需要依赖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体液化验等多种手段,但只有病理检查才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通常,取得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包括手术切除、包块穿刺或活检、收集胸腹水或痰液涂片等手段。肝癌虽然凶险,但我国在早期治疗上已取得国际瞩目的突出成就。因此,像李婆婆这种情况,应尽早行肝脏病灶穿刺活检。只有在肿瘤早期明确诊断,才可能争取到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