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分期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同。在最大限度消灭肿瘤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为治疗的首要目的和评价指标。
目录
原发性肝癌的诊疗规范
根据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肝癌诊治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肿瘤状况、肝功能状况、体能状态。
肿瘤状况
包括肝脏肿瘤的大小、肿瘤的数目、是否有血管侵犯、是否有远处转移。
肝功能状况
采用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方法,根据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程度、是否存在肝性脑病、腹水情况等进行评分。
- 5~6 分:Child-Pugh A 级;
- 7~9 分:Child-Pugh B 级;
- 10~15分:Child-Pugh C 级。
体能状态
采用 PS (performance status) 评分法:
- 0 分:活动能力完全正常;
- 1 分:能自由走动及从事轻体力劳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
- 2 分:能自由走动及生活自理,但已丧失工作能力,日间不少于一半时间可以起床活动;
- 3 分:生活仅能部分自理,日间一半时间以上卧床或坐轮椅;
- 4分: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 5 分:死亡。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肝切除、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系统性化疗、支持治疗等。
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与禁忌证、优势与劣势、治疗效果与相应的副作用。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因人、因病、因患者既往治疗方式致病情改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除肿瘤的治疗外,还需兼顾肝癌患者的抗肝炎病毒治疗、护肝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只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量身订制最优化的个性化方案,才能达到延长生存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