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ER2治疗失败后,Buparlisib 或用新机制给乳腺癌患者一线生机

PI3K 抑制剂成员 Buparlisib 代号为 BKM120,虽然还未上市,但已在许多肿瘤中开展治疗探索。在Ⅰ期临床研究中,Buparlisib 对包括乳腺癌在内的晚期实体瘤表现出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本文将带您了解Buparlisib在抗 HER2 靶向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中有何作用。

PI3K 抑制剂机制的理论基础

Buparlisib 是一种叫做“PI3K 抑制剂”的新药,是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很多恶性肿瘤的激活都与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有关。当体内对 PI3K 的抑制作用失效后,刺激性信号就会被激活,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在乳腺癌中,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的活化高达 70%。从理论上来看,通过 PI3K 抑制剂来阻止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激活,或许可以控制乳腺癌。

靶向治疗耐药后,联用 Buparlisib 有效吗?

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治疗失败后,17名 HER2 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加用 Buparlisib。结果,疾病控制率达到了 75%,有 17% 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58% 的患者疾病稳定超过 1 个半月。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高血糖和腹泻。

另一项研究中,24 名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在耐药后,接受拉帕替尼(Lapatinib)联合Buparlisib治疗,疾病控制率达到 79%,其中有 1 名患者完全缓解,6 名患者疾病稳定的时间大于半年。主要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皮疹、乏力、抑郁等。

对于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在常规抗 HER2 的靶向治疗无效后,补充 Buparlisib 仍有可能起效,但这一方案需要在更严谨的临床研究得到验证,未来任重道远。

更多探索

关于 Buparlisib 在乳腺癌中应用的更多研究仍在进行中,包括探索其在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与化疗药物联用用于转移性乳腺癌,除此外,三阴性乳腺癌也是研究者关注的方向之一。

值得期待的是,在我国人群中也开展了关于 Buparlisib 的研究。Buparlisib 在乳腺癌等晚期实体瘤中应用的研究已结束,但结果尚未公布(CTR20130853)。

小结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可能有机会使用 Buparlisib,以应对耐药、进一步控制肿瘤进展,但这方面的证据仍不充分。Buparlisib 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高血糖、恶心、疲乏、腹泻、皮疹、情绪异常等不良反应。

关于 Buparlisib 在乳腺癌的应用的更多研究正在进行中,期待更多数据为我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