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Tis)指癌细胞仅限于胃腺管内尚未超出腺管的癌;早期胃癌(T1a期)指癌组织局限于胃壁最内层的胃黏膜层,不论面积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这两种胃癌的治疗类似,医生通常会遵循以下流程进行诊断和治疗:完善相关检查;确定手术方案及手术;术后治疗;随访。
目录
完善检查
怀疑胃癌时,医生一般会进行胃镜检查并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目前内镜活检已经成为诊断胃癌的金标准。超声内镜和腹部 CT 则是对普通胃镜的补充,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肿瘤浸润的深度和胃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此外,患者还需常规接受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确定手术方案,实施手术
上述检查后,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结合患者的意愿,医生会确定采用何种方案切除胃癌,可以在内镜下行胃癌切除术,也可以通过腹腔镜或外科手术切除胃癌。
对于原位癌以及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如果符合内镜下切除的条件并且没有禁忌证,医生一般会建议在内镜下进行切除,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也就是在胃镜直视下用微型圈套器或电刀对有病变的黏膜进行扩大切除。
对于不适合进行内镜下切除的患者以及怀疑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医生一般会通过腹腔镜或者外科手术实施胃癌根治术加淋巴结清扫,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根据病灶的大小、部位不同,医生切除的组织范围也不同,采取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也有所差异。
术后治疗
对于接受内镜下胃癌切除治疗的患者,由于病变处易形成溃疡,术后通常需要使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如果术前评估切除范围大、操作时间长或可能引起消化道穿孔,医生会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Hp)检查阳性的患者,通常也会使用抗 Hp 药物以根除 Hp、降低复发风险。
原位癌以及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一般不需要接受化疗或放疗等辅助治疗。
早期胃癌患者如果有淋巴结转移,术后一般需要接受化疗或放疗等术后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随访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并给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接受根治性治疗的原位癌和早期胃癌患者,术后 3 年内通常每 6 个月需要随访 1 次,此后每年随访 1 次。随访时需要向医生提供详细病史,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等)、功能状态评分等。患者一般每年进行 1 次胃镜检查和胸、腹部 CT 检查。
小结
- 原位癌和早期胃癌的结局较好,治疗目的是根治肿瘤、防止复发。
-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基本治疗,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医生通常会采用微创诊疗手段。术后患者可能接受综合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术后遵照医生建议接受规范治疗和随访,有利于获得良好结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尹松成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