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答食管癌肺转移的相关问题前,先来认识下我们的肺。
肺脏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两肺之间隔着由心脏、气管、食管、血管等组织器官构成的纵隔,因此,两肺是相对独立的。
肺组织可分为实质和间质。肺实质即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肺间质包括肺内结缔组织及其中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肺的血液供应有两个来源,即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其中,肺动脉是功能血管,自右心室发出,至肺门进入肺,其分支与各级支气管伴行直至肺泡隔内,形成毛细血管网,血液在此处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经各级静脉汇入肺静脉,返回左心,随体循环供给全身的氧气需要。支气管动脉是肺的营养血管,发自胸主动脉或肋间动脉,用于营养肺内组织。肺脏的大体结构与组织结构见下图。
肺是食管癌较常发生远处转移的器官,转移几率仅次于肝脏。
最常见的肺转移机制是血行播散。由于流出食管的静脉血最终均返回右心,然后经肺循环到达肺内毛细血管床,而毛细血管的管径狭窄,因此肿瘤团块容易滞留。癌细胞在肺内定位和生长,由它本身的特性和肺部微环境内的某些因子共同决定。癌细胞要想形成转移灶,不仅需要本身具有较强的成瘤能力,还要具备躲避肺局部微环境内,免疫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杀伤能力。
它们的关系就像种子与土壤,种子要有较强的生长能力,而土壤要提供适合种子生长的环境,才可能长成植株。在肿瘤肺转移的过程中,癌细胞就是种子,肺部微环境就是土壤。
肺转移有哪些症状?我能早点发现吗?
肺转移可引起许多不同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咳痰(转移瘤侵犯血管可出现痰中带血丝甚至咯血症状)、胸痛(转移瘤侵犯胸膜时胸痛明显)、呼吸困难等。
这些症状并非肿瘤特有的,许多良性疾病也可有相似的症状,所以需要专业医师进行鉴别诊断。
医生如何确诊肺转移?
为了确诊肺转移,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合理安排血液学化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需要进行病理活检诊断。
- 症状方面,需注意是否存在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发热等。
- 体格检查,需有无呼吸音减低或异常呼吸音、有无缺氧表现等。
- 胸部 X 片或 CT 可以发现肺内占位,PET/CT 可进行全身病灶的功能显像,对鉴别病灶良恶性有较大帮助。
- 如果诊断存疑,必要时可采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发生了肺转移,还能治疗吗?
食管癌发生肺转移后的治疗,包括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放化疗、局部介入治疗等,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
- 对于转移灶较局限的情况,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 对于手术摘除困难的病灶,可以尝试局部放疗、射频消融等损毁病灶。
- 姑息性化疗可同时控制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需考虑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案。
- 局部介入治疗如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对于控制肺转移灶的进展,及治疗肿瘤破裂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方面,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心理疏导治疗,对于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