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很高,以美国为例,前列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男性的头号肿瘤杀手。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不像美国那么高,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
那么,我国前列腺癌发病有哪些特点呢?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如何呢?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回顾和介绍,以期引起大家,尤其是男性朋友们,对前列腺癌疾病的关注。
目录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
前列腺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和种族差异,据统计中国人最低,欧洲人最高,非洲和以色列居间,我国及日本等国家为前列腺癌低发地区。在美国,前列腺癌已成为第一位威胁男性健康的肿瘤,2018 年全美约有16万余新发病例,将近 3 万人死于前列腺癌。
值得警惕的是,虽然我国相较欧美国家而言为前列腺癌低发地区,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前列腺筛查技术的应用,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998 年中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为 3.52/10万,至 2008 年增长到 11.00/10万,平均每年发病率增加 12%。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
相比农村,大城市的前列腺癌增长趋势尤为明显。例如,北京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已由 2001 年的 5.53/10 万,上升至 2010 年的 16.62/10 万,增长 3 倍以上。
50 岁以下的男性很少罹患前列腺癌,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发病高峰年龄为 75 岁以上。
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筛查的广泛应用,国民体检意识的增强,预计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检出率还将进一步增加。
PSA筛查国际上存在争议,但就我国现状而言“利大于弊”
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开始运用PSA检测对 50 岁以上的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筛查,这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且,经 PSA 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多为早期前列腺癌,而早期前列腺癌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而在中国,大多数患者是由于前列腺癌局部肿大引起排尿困难症状,或者发生骨转移而引起疼痛后才就诊,发现前列腺癌时大多数患者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与美国相比,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
目前,我国中老年男性普遍缺乏前列腺癌相关科普知识,并且对已经出现的排尿梗阻或骨骼疼痛等问题也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目前国内 PSA 筛查并不像美国那样普遍;同时,国内关于 PSA 筛查的研究比较少,尚未针对普通人群开展血清 PSA 筛查的研究。
从理论上来讲,PSA 筛查确实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部分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早期干预获得治愈的机会。但在筛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PSA 筛查的准确率低、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等。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针对这些争议,美国及欧洲分别进行了两项前瞻性的研究,但两项大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这更加引起人们对 PSA 筛查意义的讨论。
对于 PSA 筛查,虽然其本身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以及诸多争议,但就我国的目前状况——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或者已经出现骨转移的背景下,PSA 作为前列腺癌筛查手段依然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利大于弊的。
很多新药尚未引进,影响晚期患者生存
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目前我国以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对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疗仍是推荐的方法。而针对生化复发、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包括手术或药物去势、使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等抗雄激素药物)则是一线治疗。但目前国内针对这部分患者,采取的内分泌治疗手段及方式依旧较为单一,对于很多新型的前列腺癌内分泌药物,大部分医院尚未引进,因此无法最大限度地延长晚期患者的总生存期。
目前欧美国家建立的诊断和治疗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包括从 PSA 筛查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随访,以及随访中发现的复发、复发后进一步治疗、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 阶段后的治疗,以及参加临床试验的条件等都具有非常完善的系统。在我国,通过泌尿外科学会以及各位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患者的筛查率以及存活率均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欧美系统工程仍存在一定差距。
“过度治疗”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
总体来说,前列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属于预后较好的类型,局限型的前列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接近 100%。但同时前列腺癌也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临床上根据血清 PSA、Gleason 评分和临床分期将前列腺癌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危险度越高,预后越差。同时,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还与肿瘤的雄激素依赖性相关。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主动监测/观察等待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局部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等。每种治疗方法都有相应的副作用,如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控尿功能和性功能,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增高等,这些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治疗引起的危害甚至可能超出前列腺癌本身的危害。
近年来,医疗界也逐渐认识到前列腺癌中可能存在“过度治疗”问题,如何正确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控制前列腺癌的进展是如今泌尿外科医生们努力的方向,相信今后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最后,诚恳的劝告广大男性同胞们,重视自己的前列腺健康,提高预防前列腺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