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及质量进行化验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量、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四个部分。一般无法单纯通过血常规一项检查排除是否患有白血病,而且白血病种类繁多,不同的类型所引起血细胞的变化也不同。
大部分白血病人群的白细胞计数是异常增多,但是也有正常或降低的情况发生,并且血液构成比例、血红蛋白减少数量、血小板改变情况等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若怀疑可能患有白血病,在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时,可以进一步完善其他关于白血病的检查。
建议疑似患有白血病的人群进行血常规检查后,若有异常,可以进一步完善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染色镜检、细胞化学、血液生化、免疫学检查、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并结合检测者的具体症状,与白血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为白血病的排除或确诊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白血病又称为血癌,为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主要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发热、乏力、出血、贫血等。且由于不同患者的疾病种类、病情程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若仅通过血常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患有白血病,可能存在漏诊、误诊的可能。已经确诊为白血病的人群,也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提高白血病人群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