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胃癌患者问,做完手术后可以运动吗?实际上,胃癌患者术后是可以逐渐恢复日常运动的,那么,进行运动是不是有一些具体要求呢,例如,怎样把握运动强度?术后怎样开始运动?
目录
胃癌患者的运动强度怎么把握?
根据身体情况循序渐进
经历手术后,患者的体能会有所下降,所以,对于胃癌患者来说,术后的锻炼和运动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患者可以从简单随意的活动开始,强度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自觉舒适为宜,既充分活动身体各部分,又不使机体过度疲劳。
依据心率掌握运动量
胃癌患者的运动量可以参考自己的心率合理掌握,通常运动后的心率应控制在 85~110 次/分,可据此增减运动量,也可依据自己的基础心率衡量运动量。一般可以每周 3 次、每次 1 小时进行体育锻炼。
依据呼吸掌握运动量
胃癌患者在锻炼时可以通过呼吸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运动时能与人谈话,虽然有点吃力、呼吸频率加快,但只要未出现明显的上气不接下气,运动量一般就是适合的。
胃癌手术后如何开始运动?
在手术后不同阶段,胃癌患者的运动需求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但须注意,在病情急性期或中晚期时,患者运动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术后恢复期
胃癌的术后恢复期一般为 2 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多系统功能恢复,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预防肺部感染、褥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当天,患者可在病床上进行深呼吸、四肢屈曲活动,并可在家属的协助下翻身。应注意,活动时要保护好胃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以免扭曲脱落。
手术后 1~7 天病情稳定后,可在家属协助下于床边扶坐,无不适则可逐渐扶床站立,情况良好时可酌情在室内缓步行走。
综合治疗期
术后约 1 个月,患者体力可基本恢复。若无特殊不适,通常会遵医嘱开展正规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期间,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开展相应的体育锻炼。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只能以较低强度或较短时间进行锻炼,但也应该是尽可能多地维持活动。患者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活动,例如拉伸运动、慢速步行等,逐渐提高强度。
须注意的是,年龄较大、有骨转移或骨质疏松症、有运动系统严重损伤(如关节炎)或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运动时应注意平衡和安全性,以防跌倒和受伤。
病情稳定期
在恢复后的疾病稳定期(未见明显病情恶化或并发症),积极进行活动、保障健康的饮食对于促进整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积极活动的癌症患者比活动少的患者癌症复发风险更低,生存率更高。
处于病情稳定期的患者通常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运动,不要过度劳累即可。
术后远期胃癌患者的运动要注意什么?
胃癌患者经过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系统治疗后,由手术造成的创伤(例如切口、胃肠吻合口等)已愈合,对日常活动不会造成影响,就进入了胃癌术后远期。术后远期不代表疾病稳定期,因为术后远期依然有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想确定疾病是否处于稳定,一定要定期复查。
术后远期的胃癌患者,可遵循如下建议进行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嘱咐患者术后不要“剧烈运动”,这里的剧烈运动就是指无氧运动,而医生常提到的“适当运动”就是有氧运动。有研究显示, 家庭有氧运动能够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有氧运动呢?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果将运动的过程比做“烧柴”,呼吸会提供“烧柴”需要的氧气,那么,有氧运动状态下可以获得“烧柴”所需的足够氧气。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 30 分钟为宜。通过有氧运动,体内的糖分可充分燃烧,还可消耗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具体来说,适合胃癌患者的有氧运动有散步、骑自行车、瑜伽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爱好的来选择,坚持每周 3~5 次。
总之,无论是术后早期还是远期,胃癌患者都可以找到适合的运动方式。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焦虑,调节心情,促进康复。建议胃癌患者坚持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