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肺穿刺,我该如何配合医生?

当医生怀疑您得了肺癌时,可能建议作肺穿刺活检,获取肺部病灶的组织,来帮助确诊和决定后续治疗方案。您听到“穿刺”可能会感到很紧张,担心穿刺很痛,可能还担心穿刺造成“癌症转移”。其实,医生在操作前会做严格评估和细致的准备,只要积极配合、严格遵照医生指导,肺穿刺检查通常是很安全的。

肺穿刺前,我需要做什么?

检查前,医生会告知您和亲属肺穿刺的意义、操作流程、可能的风险,这时候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多向医生了解。

如果您有严重的凝血障碍或出血性疾病、体质非常虚弱、严重肺气肿、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以及肺血管性病变、剧烈咳嗽、或者不能配合医生,通常是不能接受穿刺检查的。

如果您正服用抗凝药物,需要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暂时停药、暂缓穿刺,以免引起严重出血。

为了减少肺穿刺的并发症,医生会在检查的各个环节做充分准备和处置。

穿刺前,医生需要为您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还需要做增强胸部CT,以确定病灶内和病灶周围是否有大的血管。您不要紧张,保持心态放松即可。如果实在紧张,可以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在穿刺前给您用镇静药物;如果您咳嗽频繁,医生也可能给您用镇咳药物,以便您更好地配合穿刺。

穿刺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穿刺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变位置和大小,选用合适的体位和穿刺针,您需要配合医生要求,保持好相应的姿势。

穿刺后,我要怎么做

穿刺术后需要观察2~4小时,确定您没有明显的不适(有时需要透视、摄片或CT扫描确认无异常)时,医生才会允许您回家,或短期留院观察。

穿刺活检有哪些并发症?如何配合医生处理?

各种穿刺检查都是有创伤性检查,有一定的风险。但医生会做好预防和处理的各种准备,您不需要过度忧虑。

文献报道,肺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约7.5%。可能出现气胸(肺里的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出血、感染、胸膜性休克、空气栓塞以及“针道肿瘤种植转移”(肿瘤经穿刺而转移,但它的发生率非常低)等。其中,气胸和出血相对较常见。我们简要为您介绍一下。

肺穿刺时,气胸的发生率约30%;如果合并肺气肿,则可高达50%;病灶越深,穿刺针需通过的正常肺组织就越多,发生气胸的概率越大。少量气胸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密切观察、无需处理,大多可以在短期内吸收;极少情况下,大量气胸导致肺压缩,临床症状明显,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以促进气体排出。

肺穿刺导致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约5%,多见于穿刺过程中、或刚拔除穿刺针后;小病灶往往比大病灶更容易发生出血,原因可能是小的肿瘤病灶往往比大病灶细胞增生更活跃,病灶内血管也更丰富。此外,由于医生取材的需要,穿刺时常常贯穿整个病灶,容易刺破增生旺盛的肿瘤血管,引起出血。一般经过药物治疗即可止血。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并发症。空气栓塞罕见,多为误穿肺静脉所致。针道肿瘤种植转移发生率更低,既往的研究证实这种概率低于千分之几,属于极低概率的罕见事件,专业界只有个别的病例报告,目前临床多采用细针或吸负压活检,可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张力性气胸或出血可能引起窒息,但这非常罕见。

另外,需要提醒您的是,有些情况下是不能做肺穿刺的。

哪些人不能做穿刺活检?

如果您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体质非常虚弱、严重肺气肿、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以及肺血管性病变、剧烈咳嗽、或者不能配合医生,通常是不能做肺穿刺活检的。

如果您正服用抗凝药物,一定要告诉医生,医生可能会采取措施、暂缓穿刺,以免引起严重出血。

相关阅读: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王震副主任医师 刘思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