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叶酸能预防胃癌吗?

胃癌发生过程中,黏膜的演变为: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可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之一,及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者阻止其发生,成为目前预防胃癌的主要措施之一。叶酸可以调控结直肠癌的发生,已在动物试验和人群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那么,叶酸是否也能预防胃癌呢?

叶酸缺乏导致胃癌发生风险增高

DNA 甲基化异常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即胃内细胞的 DNA 偏离了正常发展轨道,导致正常细胞异型增生、癌变。

叶酸又名维生素 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唯一能先合成一碳基团的物质,而一碳基团又是 DNA 甲基化所必需的,因此,DNA 甲基化依赖于叶酸的存在。目前发现,叶酸缺乏可导致 DNA 甲基化紊乱,使 DNA 修复效率减弱,也就是说出现基因突变的概率会增高并且无法及时对突变进行纠正,这也就导致患胃癌的风险增高。

补充叶酸可降低进展为胃癌的风险

由胃癌演变过程可见,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都是可能会转化为胃癌的胃癌前改变,叶酸已被证实可以改善上述这些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叶酸,可以将正常胃黏膜进展至胃癌的演变途径截断,从而有效减少胃癌的发生。

叶酸如何服用?

应用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预防胃癌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但是须注意,如果已经确诊为胃癌,则不能随意服用叶酸。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服用过量叶酸可能导致肿瘤加速生长。

小结

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未确诊患胃癌的患者,叶酸既是治疗胃炎的措施,也是预防胃癌的方法。此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也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在服用叶酸的同时,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亦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程度。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推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潘四维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