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糖尿病综合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糖尿病标准治疗方案亟需从“以血糖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入综合管理控制模式。除此之外,“3B延伸项目”的12个月结果也明确提示,只有尽早通过共同干预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等于”心血管疾病等危症  建立综合管理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根据《2012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是心血管疾病1。美国弗雷明汉(Framingham)的研究表明:伴发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无血压、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2-4 倍2。“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等危症。然而,中国传统的糖尿病管理主要集中在血糖控制,在现实的诊疗环境下,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应的治疗模式尚缺少大样本、代表性强的数据支持。而3B研究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很好地填补了这一临床上的空白。”纪立农教授指出。
  3B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非干预性、针对中国2型糖尿病现患者横断面的调查研究。该研究于2010年至2012年全面开展,覆盖中国6个地理大区的104家医院,共纳入25,8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有730位来自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参与,是中国在该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评估最全面、代表性最强的实效研究项目之一。据了解,这项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的研究结果已被《美国医学杂志》(Am J Med)收录,并将于2013年5月正式刊出。
  3B研究结果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仅有27.9%,而患有糖尿病并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占30.1%,患有糖尿病并伴发血脂异常的患者占12.2%,同时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三高”患者占29.7%。这表明,目前同时存在“两高”或“三高”的糖尿病患者已高达七成以上。然而,面对如此困局,糖尿病综合防控现状却不容乐观。依照《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综合控制目标所设定的标准,在参与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超过一半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达标,仅有5.6%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同时控制达标。
  3B研究真实、全面地展现了我国糖尿病的整体控制现状和疾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亟需通过转换医学研究、建立多学科的管理模式,来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三高’现状,这对今后糖尿病标准化管理的探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多方共同关注   携手推进中国糖尿病防控水平
  据悉,3B研究在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达标现状的同时,还全面观察了目前临床上用于控制“三高”水平的治疗模式,结果发现:9.3%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血糖控制治疗;此外,仅有42.9%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抗高血压治疗,23.1%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调脂治疗,且抗高血压和调脂治疗的模式都与指南推荐差距较大。
  为了进一步观察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不达标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CCMR系列研究专家委员会还发起了3B延伸项目。该项目从3B研究中挑选了5,000名至少有2项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对其进行了3年非干预随访。在已完成的12个月观察中发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比例为3.5%,而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则达到8.1%。
  3B延伸项目的结果提示,如果不及早干预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将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给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而言,只有尽早认识到控制‘三高’的重要性,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积极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才能有效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他同时还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携手合作,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医生关于指南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同时,在医患双方中推广糖尿病规范治疗和综合干预,以延缓、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并最大化地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3B研究历时两年,是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倡导下,由中国老年学学会管理、CCMR系列研究专家委员会发起、默沙东独家赞助的一项针对中国2型糖尿病现患者横断面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