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结节不等于甲状腺癌

  冷结节VS热结节

  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高低,甲状腺结节可以分为“热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是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几乎多为良性,而一般单个”冷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注意:“多个冷结节”多为良性腺瘤或结节。)

  ”冷结节” = “癌”?NO!

  根据中国科学院肿瘤防治所的资料,冷结节中癌肿发现率为54.5%。但是冷结节不一定都是癌,“冷”仅仅意味着摄碘能力明显降低,其他良性疾患也可出现此图象:

  1、若结节内有出血或囊性变,可表现为“ 冷结节”。

  2、甲状腺囊肿,囊性结节中充满囊液,腺上皮细胞极少,ECT自然会表现为“冷结节”。

  3、ECT之前的准备工作也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4、检查前两个月内如果吃过海产品(如海带、海蜇、紫菜、苔条等)、使用过碘酒、服用过优甲乐、甲状腺片等药物。

  5、两周内吃过海蟹、贝壳类食物,一周内吃过海鱼、海虾、海蜒等食物,都会影响同位素碘的吸收,从而导致ECT的结果为“冷结节”。

  见”冷”色变?NO!

  综上所述,虽然冷结节存在一定的致癌概率,但是如需确诊还应结合患者病史、体检和其他有关检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临床诊断。所以,大可不必见“冷结节”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