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酶是机体小肠分泌的一种酶类,位于小肠粘膜刷状缘,可以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乳糖不耐受:食物中的乳糖进入小肠后,由于乳糖酶缺乏(lactose deficiency, LD ),乳糖不能分解成单糖被吸收入血,称为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LM)。当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生成短链有机酸和气体,发酵过程可引起肠鸣、腹痛、腹胀和渗透性腹泻。以上过程即称为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
乳糖:二糖的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味微甜,牛乳中约含乳糖4%,人乳中含5-7%。
乳糖作用:
1、供给热量:
乳糖是儿童生长发育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在自然界中只有哺乳类动物的乳汁中含有乳糖,各种植物性食物中是不含乳糖的。乳糖通过乳糖酶分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而被人体吸收利用,供给我们热量。
2、促进脑及神经系统发育:
小儿的脑细胞发育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健全都需要大量的乳糖,半乳糖对儿童的大脑发育特别重要,他能促进脑苷脂类和粘多糖类的生成。
3、整肠作用:
在肠道中,乳糖在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多种酶及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的繁殖,对小儿肠胃有调整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