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胃癌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支持?

胃癌是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一种肿瘤,许多胃癌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等表现。那么,胃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如何进行营养支持呢?

营养支持的原则

胃癌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原则。

  • 患者在手术后,进食量应循序渐进。初期按每日每公斤体重总能量消耗 35kcal 来计算,随着身体及进食的恢复,活动量逐渐增加,每日总能量消耗也逐渐增加。
  • 患者出院后,即可恢复与家人一起进餐,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适合自己的速度进食。进食量一般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主,如有饱感、腹胀等情况,应停止进食。
  • 在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基础上,注意食物种类的多样化,以达到最佳营养效果。患者的能量供给,通常 50%~70% 来源于糖类(主要由植物性食物供给,如小麦、小米、水果蔬菜等),30%~50% 来源于脂类(主要由动物脂肪组织供给,如鸡蛋、牛奶等),同时确保每日摄入适量的矿物质(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胃癌患者,尤其是手术后患者,体重较术前一般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通常无需急于快速恢复原来的体重而过多进食,应避免暴饮暴食。每天均衡摄入粥或米饭、肉蛋、牛奶、蔬菜、水果等,对恢复免疫力、维持体重很重要。

术后饮食恢复的步骤

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后,因胃容量变小或肠代胃,影响了胃容纳食物和消化的功能,需每顿少吃。可参照以下步骤恢复饮食。

  • 术后 3~4 天,进食清流食,如水、米汤、淡果汁、肠内营养液等;
  • 术后 1 周左右,进食流食,如大米粥、低脂肉汤、藕粉、米糊、酸牛奶、果菜汁等;
  • 术后 10 天左右,进食半流食,如疙瘩汤、龙须面、鸡蛋羹、肉泥、果菜泥等;
  • 术后 1 个月左右,进食软食,如米饭、面条、馒头、面包、瘦肉丸子、炖肉、鱼虾、花卷、煮蛋、少渣蔬菜、水果等。

根据进食情况,调整食物种类,以保证营养及能量的供给。

治疗间歇期或居家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 胃癌治疗(放疗、化疗、手术)间歇期及治疗结束后居家康复期,应养成口服营养素进行营养治疗的习惯,以保持理想体重,使之不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值。口服营养素种类繁多,例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剂型也多样,可以有口服液、粉剂、片剂、软胶囊等。
  • 每 2 周应定时(早晨起床排便后、空腹)称重一次并记录。任何不明原因(非自主性)体重丢失不低于 2% 时,应及时回医院复诊。
  • 重视医院门诊营养咨询,至少每 3 个月一次。

不同治疗阶段胃癌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首先说明下患者每日的能量目标需要量。2012 年, Mariette C 等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每日总能量消耗(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TDEE)提出了建议,卧床患者为 30kcal/(kg∙d),非卧床患者为 35kcal/(kg∙d)。以 60kg 体重计算,每日摄入能量 1800~2100kcal 可保持能量平衡,以单一食物计算,相当于每日摄入 21~29 个鸡蛋或 3100~3900ml 牛奶。但是,目标需要量并无固定标准,根据患者的年龄、活动、营养不良严重程度、应激状况等调整为个体化能量需求(见表 )。蛋白质目标需要量一般可按 1~1.2g/(kg∙d)计算,严重营养不良者可按 1.2~2g/(kg∙d)计算。如果条件具备,以代谢仪间接测热法检测实际能量消耗可能更为准确。 

表  能量需求的校正系数
因素 校正量
年龄 ≥ 70 岁 -10%
营养不良程度 中度 +5%
重度 +10%
活动情况 自由活动 +30%
应激 发热>37℃,每 1℃ +10%
未控制的重度疼痛(疼痛评分≥ 7 分) +10%
小手术 +0%~10%
长骨骨折 +15%~30%
恶性肿瘤 +10%~30%
腹膜炎/脓毒症 +10%~30%
严重感染/多发创伤 +20%~40%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20%~40%
烧伤 +20%~200%

进行新辅助化(放)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

新辅助化(放)疗,即术前进行的化(放)疗。进行新辅助化(放)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如果能够进食,没有完全梗阻,但摄入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量,通常首选口服营养素补充营养;如果仍不能满足需要量,医生通常会建议尽早置入空肠营养管行管饲营养,经医生指导后可居家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仍不能满足需要时,需及时回医院复诊。

术后辅助化(放)疗胃癌患者

术后辅助化(放)疗胃癌患者,居家康复期应养成口服营养素补充营养的习惯;如果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的 60% 超过 60 天,则需要补充性肠外营养支持(即静脉补液);胃排空功能差(即医学上所说的胃瘫)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尽早置入空肠营养管行管饲营养,经医生指导后可居家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不能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性胃癌,接受姑息化(放)疗期间

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性胃癌姑息化(放)疗患者,可以进流食的,首选口服营养素补充营养,以维持理想体重并保持体重稳定,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如果摄入量不能满足患者的目标需要量, 并出现体重逐渐下降,或进食后腹胀明显、伴有呕吐,医生通常会建议尽早置入空肠营养管行管饲营养,经医生指导后可居家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终末期胃癌患者

接近生命终点的终末期胃癌患者,已不需要给予任何形式的营养治疗,仅需提供适当的水和食物以减轻饥饿感。

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是一个复杂问题。考虑到疾病无法逆转且患者不能从中获益,而营养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因而,国外指南不推荐使用营养治疗。但是在我国,受传统观念与文化的影响,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循证医学或卫生资源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伦理、情感问题,医生决策时常常会考虑到患者家属的要求。

对于终末期胃癌患者,医生会个体化评估,制订合理方案,选择合适的营养配方与途径。

小结

居家胃癌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饮食原则;每 2 周定时测量体重一次,并记录;每 3 个月去医院门诊进行营养咨询一次。

当摄入量不足以满足目标需要量时,首选口服营养素补充营养;仍然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与医生沟通,选择补充肠外营养或者肠内营养。具体如何选择,请听从医生的专业意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邓鹏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