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包括哪些类型?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疗法,也称为雄激素抑制疗法或雄激素去势疗法,可以阻断雄激素的合成与功能,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

目前内分泌疗法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发挥作用:

  1. 减少睾丸合成雄激素;
  2. 阻止雄激素在体内的作用;
  3. 阻止除睾丸外的其他部位产生雄激素。

其中,抑制睾丸合成雄激素是最常用的前列腺癌激素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切除睾丸可以将血液中的睾酮水平降低 90% ~ 95%。这种被称为手术去势的治疗方法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还有一种叫做白膜下睾丸切除的睾丸切除术,只切除睾丸中产生雄激素的组织,而不切除整个睾丸。

  • LHRH激动剂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LHRH)激动剂,有时被称为 LHRH 类似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在结构上类似于 LHRH,能够与脑垂体中的LHRH受体结合。

正常情况下,当体内雄激素水平较低时,LHRH会刺激脑下垂体产生黄体生成素,进而刺激睾丸产生雄激素。LHRH 激动剂,就像人体自身的 LHRH 一样,最初会刺激促黄体生成素的产生。然而,高水平 LHRH 激动剂的持续存在实际上会导致垂体停止产生促黄体生成素,从而阻止睾酮的产生。

LHRH 激动剂的治疗被称为药物去势(有时被称为化学去势),因为它使用药物降低体内雄激素的水平,其对雄激素的降低程度与外科去势(睾丸切除术)相同。但是,与睾丸切除术不同的是,这些药物对雄激素产生的影响是可逆的。一旦停止用药,雄激素的生成通常会恢复至正常状态。

LHRH 激动剂的给药方式包括注射或皮下植入两种,目前已有两种 LHRH 激动剂(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当患者第一次接受 LHRH 激动剂治疗时,可能会发生睾酮一过性升高的现象。这种短暂的睾酮水平升高,是因为 LHRH 激动剂能够导致脑垂体大量分泌额外的促黄体激素,随后才进入抑制状态。该现象可能在短期内加重患者的某些临床症状(例如,骨痛、输尿管或膀胱出口梗阻以及脊髓压迫),这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遇到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治疗开始的最初几周内,通常会采用一种称为抗雄激素疗法的治疗方案,与 LHRH 激动剂一同给药,来对抗患者体内过高水平的睾酮。

  • LHRH拮抗剂

LHRH 拮抗剂(也称为 GnRH 拮抗剂)的作用是阻止 LHRH 与脑垂体受体结合,进而阻止促黄体素分泌,从而导致人体的雄激素水平下降。与 LHRH 激动剂不同,LHRH 拮抗剂不会引起睾酮一过性升高的情况。

一种名为地加瑞克(degarelix)的 LHRH 拮抗剂,目前已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 雌激素(女性性激素)

虽然雌激素也能抑制睾丸产生雄激素,但由于其副作用,现在很少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 抗雄激素药物

通过与雄激素竞争结合受体,抗雄激素能够降低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因为抗雄激素不能阻断雄激素的产生,它们很少被单独用于治疗前列腺癌,而经常与睾丸切除术或 LHRH 激动剂联合使用。

使用抗雄激素药物联合睾丸切除或 LHRH 激动剂的治疗方法,称为联合雄激素阻断法、完全雄激素阻断法或整体雄激素阻断法。

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抗雄激素包括氟他胺、恩杂鲁胺、比卡鲁胺尼鲁米特。抗雄激素一般通过口服给药。

  • 雄激素合成抑制剂

无论是药物还是外科手术的去势方法都不能阻止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细胞产生雄激素。尽管它们产生的雄激素量很少,但这些雄激素量足以支持某些前列腺癌的生长。

阻止肾上腺(以及睾丸和前列腺癌细胞)产生雄激素的药物,被称为雄激素合成抑制剂,它比目前任何的治疗方法都能更大程度地降低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一种叫做 CYP17 的酶来阻止睾酮的产生。这种酶存在于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肿瘤组织中,在人体将胆固醇合成睾酮这一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美国已有三种雄激素合成抑制剂获批上市。所有此类药物的给药方式均为口服,其中的酮康唑氨鲁米特获批用于除前列腺癌以外的其他适应症,有时也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用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第三种是醋酸阿比特龙,已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