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什么是肝癌

肝癌 (liver cancer) 一般指原发性肝癌,即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混合型,其中以肝细胞肝癌最为常见。以下所述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

肝癌在我国比较常见,死亡率高,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血清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 AFP) 和肝脏超声检查是用于筛查的主要检查项目。

肝病“三步曲”

肝炎、肝硬化、肝癌通常被称为肝病三步曲。所有慢性肝炎比如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都有可能发展为肝癌。

特别是乙型肝炎,有时不需要经历肝硬化,就会在没有定期检测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悄悄发展成了肝癌。

40 岁以上男性或 50 岁以上女性、家族中已有人患过肝癌者,肝癌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此外,长期食用腌腊、烟熏、霉变食品者,长期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或长期精神压抑者,都是肝癌的高发人群。

肝癌高危群体趋于年轻化

现代年轻人压力大,喝酒应酬等生活不规律的习惯增加了患肝癌的几率。由于年轻人细胞活力强,一旦罹患肝癌,癌细胞的增长速度会很快,肝癌的恶性化程度也会比老年人更高。

早期肝癌症状因无特异性,或仅仅感觉乏力、疲惫,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认为只是“小毛病”。到中晚期时出现肝区疼痛、腹胀、消瘦、上腹部包块、低热、黄疸或腹泻时,才到医院就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肝癌的预防

为了预防肝癌的发生,最重要的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其次,还应该做好筛查工作,定期检查甲胎蛋白和 B 超,有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和/或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隔 6 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其他非高危人群每年检查一次。

此外,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不酗酒,不吃腌制、霉变食品。霉变的食物上含有黄曲霉毒素,是肝脏强烈的化学致癌物。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少食多餐,注意食物搭配,饮食多样化,做到色、香、味俱全,以利增进食欲。

得了肝癌,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肝癌患者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障碍,高脂肪饮食会影响和加重病情,故不宜进食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干果类、香肠等。

低脂肪的饮食不仅可以减轻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还可以减轻肝区疼痛的程度。